却说林如海一路舟车劳顿,终于到了京城。他一下船,便看到自家京城老宅的管家林忠带了一群下人在岸边迎接他,老头子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儿,一见林如海,眼泪便扑簌簌的下来了:“恭喜老爷高升,老奴来接老爷回家了……”林如海连忙上前扶起林忠,也落了泪:“忠叔快快起来,这些年辛苦您了!咱们先回家罢!”

林家在京城是有宅子的,只是过去是侯府,后来最后一位林老侯故去了,便摘了侯府的牌子,家里也把逾制的地方改了。如今林如海升了官,匾额便又改了新的,家里也重新修整了。

毕竟过去是侯府,虽然比不上荣宁二府,却也是个有花园有流水的大宅。因林如海的高祖父怀念江南生活,所以当日封侯建府的时候便没有按照规整的格局建那种整个儿的几进几出的一层层的院落。而是有些像许太太在扬州买的那座宅子的样子,进了大门之后,整个宅子便分了东西两部分,也是东边是园子,西边是住宅。且园子倒比住宅大了一半儿。

东边是个占了整个宅子一大半儿的大园子,里面亭台楼阁,分别有几座精致的房舍,有两座大些,有小院子围着,里面有小小的四五间,或是六七间房舍。有一座小些,是靠着假山而建的三间房子,只靠树木遮掩,还有一座独立的二层小楼立在园子中间的小湖中央……院子最北面又修了座很是宽敞的有个大厅的几间房子,却是游园时聚会游戏的地方。

虽也是住的房子在宅子西边,但是格局与许太太那个宅子却是有点儿不同了,许太太那边提起来说是从南到北一溜五进的院子,但其实正经的院子只有三个。而林如海这边却是实打实的五进院儿,从南到北一拉溜实打实的五个大院儿,后面两个大院儿因最大,还另隔开了变成了四小院儿。

侯府大门便修在正对着西边这一溜院子的地方,这样进了大门,便有一条平整的甬道从南到北通下去,仪门,正厅,穿堂,然后便是做了林如海外书房的一座大屋,正房名唤肃和堂的,五间正房十分巍峨,接见外客并在家办公读书皆在此处。

再往北走的一个院子则是林如海起居的地方,叫做逸仙居。也是五间正房跟厢房数间,孟姨娘跟着林如海在这院子住着,当然她有自己的房间,她带了两个丫头在东厢占了三间房住下了。

这院子再往后的院子修的很是精致,开阔明亮,院中满是花草树木,房子倒没林如海那两个院子高,正房五间耳房两间又有东西各四间厢房。这院子自然就是为林黛玉准备的了,林如海特地把名字改了叫做安和苑。虽黛玉不在,孟姨娘却依然放了三个人在安和苑里整饬花草收拾房间。逸仙居与安和苑的东边皆有角门通向花园。

过了安和苑,便是被隔开的两个大院子,这俩院子的格局整个儿是被重修规划过的,南北两个院子,变成了东西各两个的,南北并列的四个小院儿,两个贴着花园儿,分别有东角门通到园子里去,这两个院子本也是家里人住的,不过林家人少,所以经常空着。另两个小院儿的西墙却挨着大街,有小门直接通到大街上去。当日这两个院子却是林老侯借给两个在京做官的林家小辈儿住的,所以对着家里的那道门反倒是经常锁着的。不过后来林家一直人丁稀薄,这两个院子居然有六七十年没有正经住过人了。

因一时半会儿用不上,于是孟姨娘便命人把这些院子依然锁了房门,每个院子只留了一个人天天打扫。

林如海说孟姨娘太讲究,家里就这么几个人,她便是自己收拾一个院子出来舒舒服服的住也没什么。孟姨娘听罢怒道:“胡说!咱们家的院子不像别人家把院子隔了又隔到处跨院儿,便是那四个小院儿也都是整齐的主人用的院儿,我一个姨娘占那么一个院儿像什么样子!当我不知道么?你就想把我赶的远远的,省的有人唠叨你!”

林如海大笑:“你也知道自己唠叨?当日母亲总说你话少,说你如何的温文懂事讨人喜欢,现在可不是也成了讨人嫌的唠叨老太婆了!”

恨得孟姨娘咬牙切齿直想捶他,到底还是忍住了。扭头让人连做了两天馒头卷子包子饼,就是不做一口林如海喜欢的米饭,把林如海弄得哭笑不得。只是不等他开口要米饭,孟姨娘便先心疼他吃的少了,特地的吩咐厨房拿了上好的胭脂稻,蒸了给林如海端上桌去。

林家虽然人口一直不多,但开国时毕竟是侯府的规格,连同原址上的一座明朝的留下来的老宅,太祖划了60亩地(注1)出来给林侯建府。实在是当时孟老先生发了狠,把京城的满人几乎杀了个干净,满人几乎被清空了,再加上之前京都的攻坚战哪里会不激烈?普通老百姓也死了大半,因此这样下来,北京城里几乎少了一半的人口!尤其是那些大宅子真的是十室九空。

所以建国时京里真的是空出了好多地方,于是江太祖给手下人分宅子的时候那叫个豪迈啊,要不荣宁二府怎么就占了大半条街呢?只不过当时百废待兴,好多家分的宅子压根没法住,就跟宅基地差不多,那些宅子大都是勋贵们自己修的,江太祖实在没时间挨个给他们修宅子了。林府也一样,除了不能逾制,里面的格局全是自己规划,人口少要不了太多的房子,就使劲儿建大园子。因积年老仆往往容易生事,所以林家一般三代以上的家奴便会免了身价银子放出去,体面些的还会另赏安家银子甚至田地。而在林家当值的因为少有几代的老仆,因此亲眷也少些,并不如京里一些人家,仆人再有后代,后代再有后代,仆人多的连活儿都安排不下。

林如海一回来,那些因主人在外,宅子里用不到,便在外找活儿干的下人便也被召集回来,另有家里有十岁以上的姑娘小子也带来了,连同林如海带回的下人,总共50余人。

孟姨娘粗粗一算,也勉强够用,只是要再采买几个周正的小丫头与家里这几个小丫头一起**,等黛玉回来挑了用。扬州那边风气简朴,最讲究的小姐也不过三四个丫头,比如黛玉,贴身的丫头其实只有雪雁春纤二人,贴身伺候足够了,出门也就是带这两个,其他都是下一等的正经干活的,她的院子上下全算进去统共四个丫头两个婆子,于一位小姐而言算是相当奢侈的配置了。可是京里不同,各家攀比惯了,如林如海这样二品大员的嫡女,出个门都要带个两对儿三对儿的大丫头撑门面,便是林家人都不惯如此,也只能入乡随俗了。只是毕竟林家一向不愿意攀比这些,孟姨娘估摸着以后屋里伺候的体面丫头再加两个就成了,院子里也添两个,考虑到有些丫头年纪大了要放出去,再提前训练两三个备用,足够了。

虽初回京城,孟姨娘倒不是特别忙乱。毕竟林管家在林如海回来之前便把家里打扫的一干二净,她只要把从扬州带回来的东西归置好了就成,只是许多规矩得再理理了。

林管家年纪大了,已经快七十了,他是老侯爷从小的书童,所以林如海叫他一声忠叔并不过分。不过毕竟年纪大了,过去是看老宅,现在林如海回来,却不能再让他做大管家了,实在是太累,老人家身体受不了,便依然让自己在扬州时的管家钱明河做大管家,老管家林忠逐渐把工作移交了。

老林忠倒也没什么意见。其实他早就被老侯爷放了良籍,他的儿子在京郊买了几百亩地,早做了个小地主,几次想接他去享福,只是他不舍得离开林家罢了。如今林如海回来了,他老人家也就放心了,便告辞准备回儿子家。林如海挺难过的,但是再没有拦着人家回家跟儿孙团聚的道理,好在京郊并不远,想见面也容易。便又送了老人三百两银子傍身,又派新任的大管家钱明河亲自跟车把老爷子送回京郊家中,顺便又把老爷子的曾孙子林平接到了家里——他答应帮忙把林忠的大曾孙送到官学里读书,林平恰是他家脱籍后第四代,可以参加科举了。

当然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后话,林如海首要的任务是面圣。

面圣的过程并没什么波澜,圣上登基六年了,林如海是当日老圣人为现任皇帝准备的一批新血中比较出色的一个,老圣人当日就没少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多跟当时这些未来的中流砥柱打交道,所以林如海跟现任的皇帝还真的挺熟的。皇帝看他在扬州呆了不到四年,头发就白了不少,很是不忍,也有些庆幸自己及时把林如海召了回来,不然再过两年,保不齐就回不来了!盐政的事情确实很麻烦,殚精竭虑还提心吊胆的,以后确实不能让人干的太久,不然就不是信任磨练,而是把人往死里折腾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林如海升职的旨意早就下过了,也不需要再提一遍,只是命他到衙门做交接——左都御史已经去世两个月了,没办法跟他做交接了,好在林如海过去就是御史,跟御史台的其他官员熟得很,接手的倒也不乱。从此以后便回到了天子脚下,要过隔三岔五上朝的日子了。

幸好大江的第一位皇帝是个懒鬼,他死活不肯学别的朝代的皇帝天天天不亮就上朝,他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神马事情都要跟老子汇报了才去做,养你们这些大臣吃干饭啊!所以是五日一小朝,十日一朝,十日一休沐。详细来说每月逢六(初六十六二十六)开小朝会,这时候三省六部还有御史台京兆尹什么的比较重要的人员在太和殿上朝,一般处理日常事务;每月逢一(初一十一二十一),御门听政,在京的七品往上的官员一起到太和门列队,这是大部分官员亲自见皇帝上奏一些事情的时机。而每月逢十(初十,二十,三十)则是大家休息的日子,这个日子不止皇帝跟官员,连学校都会放假。

平日的话内阁官员(大江按照明制:内阁是三公三孤:分别为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跟左都御史上午到紫禁城里的文渊殿上班,一般情况下皇帝也会过来一起办公,下午的话官员们则回到自己的衙门处理日常事务,接见他们的下级官员。

所以别看看起来似乎上朝的时间少了,其实皇帝并不闲,大臣们反倒有了更多的时间处理自己任内的事务,而不是每天耽误半天时间跑到殿上因为别人的事务杵着。

林如海是御史,所以每天的朝会都要参加,而他又是御史头子,所以每天上午也要到文渊殿蹲着,这是大江独有的制度。这真是个损主意!明明左都御史是御史头子,跟内阁没半毛钱的关系,偏也要去文渊殿蹲着,而右都御使明明跟左都御史同级,只是个次序问题,却不需要去。所以大江的御史制度挺好玩的,明明同级,可是左都御史的权利实际上远远高于右都御使,而不像别的朝代只是个位次问题而已。

这个制度开国不到十年就出现了,起源依然是因为江太祖那个脑袋间歇性抽风的家伙。其实水益曾虽然脑袋间歇性抽一抽,但总的来说真不是坏人——好吧皇帝真的不能用好人坏人来区别,不过水益曾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好色,懒惰,脑子里总是有各种的奇思妙想,是同时又很重情义。这种性格对于跟着他打江山的兄弟们他真的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做他的大臣真的太苦逼了,尤其是内阁大臣,他突发奇想的时候太多了,比如那个选秀制度,要不是那个撞柱子的御史真的把这位江太祖吓着了,就他那犟脾气,大臣们真怀疑他会跟阁老们死磕下去。

除了选秀的那次闹剧,这位江太祖还干过一次几百年后被女性们赞颂的,绝对超越时代的事情:他下旨禁止女人缠足!其实这一点是水益曾在战争中得到的教训,小脚女人跑不快,让民众撤退的时候净拖后腿了!有一天水益曾在内阁开会的时候打了个瞌睡,不小心梦到当年打仗的事情了,一睁眼就狂暴了。于是这家伙一声令下,都给我放脚!不放脚的就算残疾人,每人多加三成税。

江太祖理由也很简单,裹小脚的女人是干不了重活的,你让你家女人裹脚,这就说明你家太有钱了,有闲钱养废人,有钱烧的慌那就上税吧!而且,裹脚的女人绝对不能参见选秀哦!!(你到底对选秀有多执着啊!)尼玛,这招太狠了!而且也太不符合中国国情了,哪有为这种事情收税的?可是神奇的是最后这完全超越了时代的政策居然没被PASS掉!

其实旨意是在内阁开会的时候拟的。当时才建国,六个阁老有三个都是武将出身,对这命令没啥抵触的,他们自己的老婆都是大脚婆娘!另外三个文人阁老都老的走不动了,才建国哪里有神马出名的文臣?这三位都是明朝的遗臣了,最小的都六十九了!小脚神马的对他们真的是无可无不可的,也就通过了。

等到初一御门听政,旨意一下,百官惊诧,可是也只是稍微争论了一下。虽然大江也有许多小脚癖的官员,不过真的没哪个御史好意思因为这个去撞柱子,他们也还要脸呢!谁抽风了跟这位江太祖似的把女人的小脚挂嘴边啊,要因为这个事情出名儿的话,百年之后史书上怎么评价啊!所以这政策也就执行下去了。

但是,政策是通过了,这件事情把却大家彻底刺激到了!尼玛,这皇帝的脑袋想一出是一出,太可怕了!上次选秀的事情匡御史撞了一脸血,躺了大半年才起来,好歹把咱们的闺女从这家伙的龙爪里救出来了!这次没人肯牺牲下撞下柱子,我们的这点爱好就被扼杀了!(大江的好多官员也继承了明朝的恶习,颇有一些有小脚癖,变态的很)。

这皇帝太坑人了,不行不行,得想办法。阁老们也苦逼透了,武将出身的几位真的不懂治国,现在边境还不稳,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军队的问题。三个老家伙也忙,又老实在没精力随时管教着太祖不让他抽风,哪里有精神整天因为女人的裹脚布打口水仗啊!还有正事呢!大家总不能因为他们这几位管不住皇帝让这六位让贤吧?就算心里想也不敢说啊。

最后大家一合计,想出个馊招,跟皇帝说应该让御史头子也蹲在内阁,监督大家下达的政令是不是符合规范,阁老们也是需要人监督的嘛!水益曾哪里知道大家想整的是他啊?寻思这些人想的还挺周到,我内阁这帮人粗的粗老的老,总出状况,是该有人帮忙看着点……就点头答应了,从此开始了他苦逼的三五不时的被劝谏的日子。

绝对没有比大江的皇帝更怕御史的了!开国皇帝的规定,弄得御史天天都能蹲在紫禁城里,看贼似的看着皇帝,这皇帝做的太忒玛苦逼了!水益曾一辈子胡闹,最后被人哄着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跳进去了。

不过这位江太祖虽然有种种毛病,但是,就像前面说的,他真的是个好人,而且真的是个特别宽容的好人,所以尽管他做皇帝不算合格,交代事情总被御史喷,但是只要御史能说的让他觉得有道理,他一定会接受意见。选秀那次真的意外,匡老头太激动了,没等水益曾张嘴就直接撞柱子了!其实他正准备说,那就依爱卿所言吧!谁知道老大人没等他说出口,就撞了!从那以后这太祖对御史们尊重的很,生怕再给撞残一个,他受不了。他也只是好色点,但是真的只是个小爱好,他不是那种荒**的不知道轻重的家伙。

所以林如海不是内阁成员,却像内阁成员一样能天天面圣……说真的他这位置真心不讨皇帝喜欢,但是皇帝喜欢林如海,所以让他坐这个自己讨厌的位置——好歹心里能舒服些吧!

说真的,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办公真的是挺让人神经紧张的一件事情。好在林如海到紫禁城值班的时间比上朝的时间更晚,大江本来上朝的时间就晚,在辰时二刻(八点,大江的满朝文武真该感激水益曾那个懒鬼的!毕竟大臣要比皇帝起码提前到半个时辰的。),而到文渊殿值守的时间是巳时,你提前去半个时辰可以,再早了,对不起啊,宫门都不给你开。下班的时间也早,午时就可以撤退,回自己的都察院工作了。

※※※

※※※

作者有话要说:

注1:一亩=666.67平方米。

60亩=40000平方米,如果是个正方形就是200米*200米那么大,当然林府是个长方形。

越写越憎恨高鹗,尼玛写续书就写续书,你没事儿乱改前面干嘛?就一个浪女回头的尤三姐你都要把她的处女膜给补上,你就尊重一下曹雪芹的原著会死啊!整个基调都给弄变味了好不好!

还有王熙凤到底是王子腾的女儿还是侄女……喂老高你认真看看原著成不成?明明一开始看人家写的意思王熙凤就是王子腾的亲闺女,要不然她哪里来的底气那么狂?看刘姥姥进贾府那一章关于王家的描述写的很清楚吧?“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够清楚的吧?!王夫人的大哥就是琏二奶奶的爹,王夫人的大哥就是王子腾,王熙凤根本就是王子腾的闺女!尼玛这多清楚的事实啊!!!这老高偏整出个侄女的说法,好吧最后王熙凤就成了个仗着叔叔做大官就傲的不能行了的二缺,坑死我们这些同人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