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历史的见证——红色遗址

在党的七大会上,我亲耳聆听了毛主席激动人心的讲话,受到极大的鼓舞。想想领袖的教导,想想同志们的热情帮助,再想想那些为革命牺牲了的战友们,自己感到很惭愧,于是暗暗下定决心,团结同志,做好工作,争取对革命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选自《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从1937年至1947年的十年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大凡重要的会议和决策都是在这里举行、决定的。今天,这里仍然完整保留着杨家岭、王家坪、枣园、凤凰山等多处革命胜迹,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故居旧址,这些既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已成为文物的遗存。

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

1937年1月到1938年11月期间,中共中央的驻地设在凤凰山脚下。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又经瓦窑堡(今子长县)、保安(今志丹县),于1937年1月来到延安,就住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

当时,革命的重点从土地革命战争转向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在凤凰山的时候正处于战略调整阶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曾在这里住过;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作战研究室等也在这里。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为接下来的全国抗战,从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充分的准备。清算了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路线,批判和纠正了以王明为代表的错误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制定了坚持持久战的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里的建筑物,是当年借用群众的。其中有窑洞十五孔,房子五十间。1938年11月,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时,建筑大部分遭到破坏。1947年3月,胡宗南率军侵占延安后,所有建筑物几乎毁坏殆尽。1957以后,按原样陆续进行了修复。在今天,这个红军抵达延安后最初的落脚之地,被称作“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接受后人的参观。

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

在凤凰山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旧址院内,有石窑三孔,房子十四间。三孔窑洞,刘伯承、滕代远、萧劲光等先后在这里住过。一座有隔扇门的大房子是作战研究室。

总参谋部门口,有一棵槐树。当年,来来往往的军事干部多,一些警卫员常在树上拴马,结果树皮被啃掉了一大块。朱总司令看见后就用毛笔在树干“伤处”写了“禁止系马”四个大字。从此,再没有人在树上拴马了。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任命叶剑英为总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部成立后,设在延安城北的王家坪。

毛泽东旧居

凤凰山革命旧址北边的院子,分前后两院。从1937年1月到1938年11月,毛泽东一直居住在这里。

最初,毛泽东在后院居住。那是在石崖上凿成的方形石洞,阴暗潮湿,有人劝说毛泽东换个地方住,毛泽东总说:能有这么一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不必再去麻烦乡亲了。1938年春,毛泽东移住到前院。这是一个坐西北朝向东南的院落。院内正窑,一幢一明两暗的石窑就是毛泽东的住处。

在这里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16篇。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等。

在这里,毛泽东先后接见了英国记者贝特兰、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医生。1938年11月20日,日本帝国主义十多架飞机轰炸延安城。毛泽东由这里移住杨家岭。

枣园

枣园,原是一个庄园,位于延安城西北方,距延安市约15里。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1940年,中央机关在这里开始兴建房屋窑洞,并增植了树木花草。1943年后,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等先后搬来居住,中共中央社会部搬往枣园后沟。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这里继续领导抗日战争,以及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筹备并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为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的准备。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从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枣园革命旧址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和幸福渠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

延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坐落在果树从中,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字形,建于1944年。它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室,也是俱乐部和餐厅。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1945年8月10日、11日,中共中央在这里连续发出“命令各解放区抗日武装部队,即令敌伪投降,拒绝缴械的敌人要坚决消灭,立即进占所有城镇交通要道,实行军事管制”等七道命令。

1945年8月,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前夕,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有关问题。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于目前时局的宣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并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去重庆谈判。8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的党内指示。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乘飞机赴重庆进行谈判,并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毛泽东于10月11日胜利返回延安。

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并通过了中央“关于不承认蒋介石政府一切卖国协定的声明”。

大生产运动中,中共中央机关在这里举行过纺线比赛。在这里也经常举行军民联欢活动。1943年春节期间,枣园的区乡干部和群众代表到这里给中共中央拜年。毛泽东在小礼堂门口迎接他们,和他们一一握手。并留大家吃饭,还亲自给大家敬酒。这年的元宵节,毛泽东把枣园乡的24位老人请到这里给他们贺寿。毛泽东亲自给老人们敬酒,祝他们“老当益壮,延年益寿”。1945年春节,中央领导同志给群众拜年,毛主席亲切的问大家:新年好!身体好!工作好!在交谈中还对区乡政府的干部说,陕北的文化落后,教育儿童是很重要的任务。过后不久,便在枣园乡办起了第一所学校。毛主席还给书记处的工作人员题词“为群众服务”。当时书记处的同志一有空闲时间就为当地的群众做好事,军民关系水乳交融。

幸福渠

幸福渠全长6公里。1939年8月至1940年4月,由枣园当地群众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和附近部队、机关、学校的工作人员支援帮助下修成的。水渠是从裴庄把西河水引上来,从枣园院中流过。它可灌溉枣园周围五个村,1200多亩田地。灌溉过的庄稼连年丰收,给群众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故群众给它取名为“幸福渠”。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原本只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它位于延安城西北三公里处,两边是高山,中间有一条小沟,很隐蔽。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党的七大。1942年,这里先后建成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大楼。

1944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此迁往枣园,其他部门仍在这里办公。当时中共中央在这里的机构有: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政治研究室、财经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侵犯延安时,中共中央由此撤离,转战陕北。当时建筑物多被破坏,1954年以后,陆续修复的有:中央大礼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中央办公楼、政治局会议室和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故居。杨家岭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

在杨家岭居住的几年时间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革命和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和《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光辉著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中央大礼堂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是由杨作才设计,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自己动手,协助民工,就地取材,用砖、石砌成的,1942年竣工。这座穹窿式结构的礼堂,分正厅、舞厅、休息室三个部分。

194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在这里招待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毛泽东作了《组织起来》的重要讲话。

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的全体干部。毛泽东号召大家要学会两种本领,一种是松树的本领,一种是柳树的本领。松树有原则,柳树插到哪里都能活。一个共产党人应该有松树的原则性和柳树的灵活性,二者缺一不可。

194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这里为朱德总司令举行六十寿辰的祝寿活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这里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4月23日下午,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开幕,毛泽东致开幕词,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4月24日,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5月14日,刘少奇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朱德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大会一致通过了政治报告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和新党章。

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毛泽东向大会作了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如今,徘徊在大礼堂内,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景旧貌依在。

中央办公厅楼

中共中央办公大楼在中央大礼堂左后方。中央机关的同志和附近军民自己动手就地取材,于1939年秋开始修建,1941年建成。因为它的造型像飞机,人们也叫“飞机楼”。

大楼共分三层,第一层是会议室。1942年5月2日到5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文艺工作者共九十多人。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都参加了会议。

在5月2日下午召开的大型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引言”部分。5月23日下午,与会人员分组讨论结束后,毛泽东和大家一起在办公厅门口照相,并作“结论”。讲完“结论”第一部分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大家就在杨家岭吃了晚饭。饭后,点上汽灯毛泽东继续演讲,一直讲到深夜才讲完。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座谈会制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针的贯彻,极大地推动了根据地文艺事业的发展。这次座谈会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层东边的大房子原是作战研究室,后为中央图书馆。中间的房子是党总支办公室和党委政

策研究室。

第二层是李富春、杨尚昆等人的办公室,一间大房子是会议室。

第三层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室。中共中央六届七中扩大全会在这里讨论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和斯特朗谈话的地方

1946年8月的一天下午,在杨家岭旧址十四孔窑洞前树下的一个小石桌旁,毛泽东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当时全面内战已经爆发,蒋介石在美国援助下,依靠军事上的优势,扬言要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人民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一些人过高地估计了蒋介石的力量,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前途抱着怀疑态度。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打赢这场战争,就成为全世界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

斯特朗是带着这些问题来访问毛泽东的。谈话一开始,毛泽东向记者询问了美国各方面的情况。接着毛泽东回答了斯特朗提出的问题。毛泽东在谈话中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腐朽本质,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谈话结束时,已是深夜。

毛泽东的谈话风趣而幽默,不时用桌子上的茶壶、茶杯和火柴盒进行比喻,充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后来斯特朗称毛泽东的这个论断是“一个现时代的伟大真理”。

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这里原是一片荆棘遍野、人迹稀少的荒凉地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和封锁,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经济十分困难。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党中央和毛泽东及时退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41年春,奉命屯垦南泥湾的八路军三五九旅来到南泥湾,他们自己动手搭草棚、挖窑洞,有的露宿野外。为了弥补粮食不足,就挖野菜、打野猪。黎明前天冷,战士们就烧起篝火,他们豪迈地唱道:“正当黑夜黎明前,干柴烈火南泥湾,野火照人歌且舞,闯过今年和明年。”三五九旅和其他屯田南泥湾的单位(当时边区留守团各部队在南泥湾垦区都有生产基地)的战士们,就是这样克服了艰难困苦,把荒芜的南泥湾开辟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1942年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表扬了三五九旅的生产自给工作。他说:“边区留守兵团各部队中,以三五九旅的生产自给工作做得比较好。”会上给三五九旅授予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发展经济的先锋”。

1942年7月,纪念抗战五周年之际,朱德邀请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等视察南泥湾,赋诗盛赞南泥湾的巨变。朱德在《游南泥湾》诗中,歌颂了南泥湾的巨变和屯田政策的胜利,写道:“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茅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佳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熏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1943年9月,毛泽东、任弼时和彭德怀等也前往南泥湾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视察。

南泥湾以出色的成绩闻名于各个根据地,以自己模范的行动,推动了各个根据地军民的大生产运动。1943年,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著名歌曲《南泥湾》,热情地歌颂了南泥湾精神。这首歌在当时流行于全边区,至今也还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现在,南泥湾供参观的有毛泽东旧居、烈士纪念碑、九龙泉、桃宝峪等旧址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的西北方,隔延河与城内相望。这里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的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

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又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侵犯延安时,军委及总部由此撤退,转战陕北。

这里的建筑物大部分是1939年动工修建的,以后连年扩充,共计土窑洞130余孔,房子210间,石窑洞20孔,礼堂1座。1947年3月国民党军侵占延安后,这里的大部分建筑物遭到破坏。全国解放后,按照原样进行了修复。现在,这里供参观的有军委礼堂、作战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的旧居等。

宝塔山

宝塔山位于延安城的东南侧,与清凉山、凤凰山一起拱卫着延安城。

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将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为一,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多处磨岩刻字。其中,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多称宝塔山。在宝塔山上坐落着一座宝塔,为唐代时建造。塔高44米,八角阁楼式结构,分九级。拾级而上,登上塔顶,可以一览延安城的全貌。塔旁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钟,声可响彻延安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钟报时、报警。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绩。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到延安参观时题写的馆名。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近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片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广场平坦开阔、绿地成片,繁花似锦。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师程允贤设计,高5米、重约3吨,连基座通高8.15米,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手书的“毛泽东在延安”。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1997年1月13日,在中共中央、毛泽东进驻延安60周年纪念日落成揭幕。

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为每位旅游者来延安参观、考察必到之处。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该馆参观时指出:“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1989年,江泽民同志来延安视察时,也神情专注地参观了该馆全部展览内容。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

1996年,延安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中宣部把延安革命纪念馆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进行重点帮助和扶持,主题建筑拆除重建,陈列布展进行了重大调整。2009年8月28日,新馆对外开放,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建设水平和展览内容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延安在当代中国,对当代中国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新时代的中国儿女不会忘记延安,更时时刻刻关心着老区人民的生活。延安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铸造辉煌的13年,延安的道路是胜利的道路,虽然当年的缔造者大多已离开我们,但延安精神却永远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情系延安

周恩来回延安

周恩来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延安的宝塔山下,延河之旁到处都有他的足迹,他离开延安后,经常想念着延安人民。

1970年3月26日,周恩来在北京主持召开延安地区北京插队知识青年座谈会。在会议期间,先后两次接见延安地、县参加会议的同志。当他了解到延安解放后几十年经济建设的速度还不够快时,心里非常难受。他说:“从1935年到现在35年了。主席思想在世界取得了伟大胜利。全世界都知道延安,延安搞不好,怎么向主席交代!”他还说:“陕甘宁边区人民对主席,对共产党非常爱戴,真是有感情。在战争年代,群众始终和我们在一起,群众支持我们。”此后,他指示中央有关部门支持延安建设。在他关怀下延安建起一批工业企业。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陪同越南外宾来延安参观,他回到阔别26年的延安。飞机降落后,第一个出现在机舱门口的就是周总理。他满面笑容,向欢迎群众招手致意,并连声说:“我回到老家了,我回到老家了。”当他走下飞机时,在机场欢迎他的延安人民个个心情激动,热泪盈眶,声声呼唤:“总理回来了!总理回来了!”人们欢呼声此起彼伏。延安少先队员们手捧鲜花,上前献给了周恩来和越南贵宾。伴着锣鼓声,机场上欢迎的人们不停地高呼:“欢迎!欢迎!”

周总理一行的车队穿过市区,公路、街道两旁又沸腾起来了。人们高喊着:“总理回来了!总理回来了!”延安人民都想亲眼看看周总理。在路上,周总理要求司机把车开慢一点。周总理也想多看一会延安人民。

周总理在宾馆稍事休息后,陪同越南贵宾步行到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参观。

午饭后,周总理没有休息,趁外宾休息时,他驱车上了宝塔山。在宝塔山上,周总理看见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给延安人民和陕甘宁边区同胞的复电。他将全文读了一遍,最后一行重复念道:“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说:“战争的创伤是恢复了,但是文化经济建设还有问题。农业落后,粮食没有过关,现在有不少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够了,有的忘掉了。希望延安的同志恢复和发扬延安革命精神,加快步伐,把延安建设迅速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搞好。”陪同周总理的延安地市领导难过地说:“我们没有把延安的工作做好。”周总理说:“我在中央对延安的工作关照不够啊!”

在宝塔山上,周总理俯视了延安全城。从宝塔山返回宾馆时,当时宝塔山下的延河上没有桥。车要加大马力才能开过河,不料周总理的车却陷进河中,司机加大马力,车也不动。延河两岸的群众远远看到这种情况,不顾警卫人员的阻拦,许多人连鞋也来不及脱,自发地跑到河里,把汽车抬上了岸。上岸后,周总理从车上下来,向群众表示致意,抬车的群众,看见是总理,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

下午,周总理陪外宾参观了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参观枣园时,总理下车就问:“这里有当年的老同志吗?”周恩来旧居的老邻居高同有同志和女儿立即走到他跟前。周总理握着他们的手,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问高同有:多大年纪了?身体、生活怎么样?粮食够吃吗?高同有一一作了答复。然后,周总理又问了公社、大队的生产情况。接着,又去杨家岭旧址参观。延安时期,周总理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要职,党中央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他都亲自参加过。讲解员希望周总理能详细讲述他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但周总理除了

纠正一些有关史实外,不多插话。当讲解员向外宾介绍到周总理在延安活动的照片时,他笑着说:“你怎么知道呢?”对外宾提出的问题,讲解员答不上来的,总理都一一解答。他对讲解员及纪念馆陪同的同志说:“要一分为二地宣传历史,一个陈列就是一个历史。革命不是几个人,要有群众观点,干部观点,要多展览一些人的照片和名字。”

晚餐时,延安地委领导劝周总理多吃点饭,总理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解放二十多年了,延安人民还吃不饱饭。我到延安怎么能吃好饭!”听了地委领导工作汇报后,周总理指出:“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能做到吗?”地委负责同志回答能够做到。这时,周总理激动了,他让服务员拿酒来,为早日实现这个目标干杯。为延安的美好未来干杯!

6月10日上午10点,周总理陪同外宾离开延安。在上飞机前,到机场欢送总理的延安地委领导说:请总理再回延安来。总理说:“等你们把延安建设好了我再回来。”

有数据表明,1973年延安有14个县,130万人口,当时农民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年人均收入不到50元。周总理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改变延安的落后面貌。晚上,在延安欢送外宾的晚宴上他借祝酒的机会讲:感谢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并就政府对延安和陕北支持力度不够而承担责任,他最后还鼓励陕北人民无论如何要在三五年内搞上去,不然等于空话。他还对延安之外的榆林、绥德、米脂、吴堡、佳县、三边、横山等地的发展寄予厚望。

周总理的延安之行让人难忘。参与周总理此行出访的刘民立同志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这样记述了周总理此行的活动日程:“就6月9日访问延安这天来说,(总理)早上7点多起床,9点多乘飞机从西安出发飞往延安,白天参观、座谈,晚上陪同外宾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又找省、地区负责同志谈话。谈话结束时,已经是6月10日凌晨1点多了,这一天整整工作了18个小时,我清楚地记得那夜周总理谈话结束后和在场的同志一一握手告别。我看到周总理疲倦的身子,实在不忍心打扰总理,故意走在最后,但总理看到后仍然站在门口等我,当我抓着周总理亲切而软弱无力、热汗津津的双手时,我的心几乎碎了。”这就是我们日理万机的周总理!

毛泽东致延安人民的复电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会议上,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确定了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等建国大事。

这些消息传到延安,延安人民顿时欢腾雀跃。陕北区党委、陕北行署、陕北军区向大会发去了贺电,陕北工会等群众团体代表延安各界人民也向毛主席发去了贺电。电文表达了延安各界人士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热烈祝贺。

敬爱的毛主席并转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听到中国人民政协开幕,真是十二万分的兴奋。陕北人民十几年以来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和日本鬼子与蒋胡匪帮的斗争中,战胜了一切困难,发展生产,丰衣足食,过着民主自由的生活,深深体验到新民主主义政权下人民生活的愉快和幸福。我们对被蒋胡匪帮压迫、屠杀下的全国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寄以兄弟般的同情。为了帮助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和我们一样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我们的努力和其他兄弟解放区一样,没有一分钟松劲。现在新中国诞生了,还在蒋匪帮压迫、屠杀下的人民快要完全解放了,我们实在欢喜得厉害。今后我们一定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和大家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特此庆贺。并祝

毛主席及全体代表健康!

工会陕北民主妇联临委会区团委新闻协会筹委会延安分会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站在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人民庄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令延安人民激动万分。延安,曾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3日,延安人民举行了庆祝大会。会上,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大会通过了致毛主席、中央人民政府的贺电,其全文如下:

毛主席并转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即走向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康庄大道。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的人民政府。延安各界人民今天为这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而狂欢庆贺之际,都一致坚决表示:誓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为建设陕北而奋斗!并高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毛主席万岁!

延安各界人民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敬贺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

开国大典后不久,百忙之中的毛泽东回复了延安人民的贺电,他写道:

延安的同志们和陕甘宁边区的同胞们:

接到你们的贺函,使我十分愉快和感谢。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毛泽东的复电传到延安后,人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陕北区党委、陕北行署向各地委、县委和全区各级干部发出《深入学习毛主席复电》的通知。延安的领导干部迅速号召人们用实际行动来执行毛泽东的指示,决心克服困难、以百般的热情投入到恢复生产的工作中去。延安人民万众一心,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振奋精神,重建他们的美好家园。

毛泽东的复电激励和鼓舞着延安人民在恢复战争创伤、发展各项建设的道路上前行。毛泽东的复电,成为指引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延安精神的内涵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重要体现。以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做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做坚持实事求是。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在近代、当代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研究和宣传延安精神已经成为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伟大工程。

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奋斗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精神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强调全党同志要艰苦奋斗。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一起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再次号召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中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不继续艰苦奋斗的理由,即使以后发展起来、富强起来了,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

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特别要深入到工厂、农村和广大工人、农民中去,认真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整套正确的战略、策略、纲领和方针政策,是在延安时期确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完善的,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不会产生延安精神,也不会产生毛泽东思想。现在,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有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党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弘扬延安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无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也好,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也好,关键都要靠实事求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才能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