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麻烦

永泰帝下了第一道圣旨,说是有神仙托梦,要至亲茹素,抄写经文百遍,方可为他解厄消灾。

而昌乐公主孝顺,主动请缨抄写经文,善心可嘉,所以皇上特赐笔墨和文房宝物等等。

如此一来,昌乐公主搬回公主府就有了台阶。而世人知道了皇上的态度,还是维护儿女的,也就默默的闭上了嘴巴。

但同时,接下来另一道圣旨才更加引得世人瞩目。

永泰帝下的第二道圣旨,是命镇守各地的老藩王,挑选王府之中,未婚的优秀子弟送往宫中,给十四皇子做伴读。

谁都知道,十四皇子是个才出生几个月的奶娃娃,离说话识字还有好几年的工夫,皇上这么早就要人来做伴读,到底能读个什么名堂?

且不是要年纪相当的子弟,而是只要未婚的都可以。

那若是来个十七八岁,表现又特别优异,皇上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

譬如,易储?

相比起新君的册立,昌乐公主那点水花,显然不够瞧的。

于是京城之中,最热门的话题瞬间变成,皇上究竟是真心想给未来的储君养几个帮手,还是有了从旁系挑选子弟继承大统的心意?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皇上对宫中现有的几位成年皇子不满意。

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不满意。

否则哪个当爹的,愿意放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要,要个堂侄来继承家业?

一时之间,京城的风向如同薄冰下的河流,表面平静,底下已经暗流涌动。

只这些动**,英王府是一概不理,只管关起门来过日子。

宁芳因怀着双胎,肚子本就比寻常人长得快些。且她年纪又小,还是头胎,太医说极有可能七八个月就会生,是以王府上下无比重视,自那日去戚家赴过宴,程岳都不叫她出门了。

全家人都盯着她,生怕出点子意外。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麻烦找上门来。

梅氏。

宁怀瑜的正妻,宁芳的婶娘。

就算两兄弟已经分了宗,宁怀瑜也已经改姓为邹,还按不知从哪儿摸出来的邹家家谱,给自己起了个大名叫邹贤。

但毕竟两家还是亲戚,就算为了老爹的名声,宁芳也不好说不见。

先命人把谢二夫人请了来,方才允梅氏进来。

等梅氏进屋,抬眼就见谢二夫人正拿着个花样子,指点丫鬟们做小孩儿衣裳,顿时就是面色一变。

这有外人在,她想说的那事,可如何出口?

但谢二夫人却是一笑,“亲家太太来了,今儿天冷,亏你还特意来看弟妹。快坐下好生说说话,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梅氏才感激的道谢见了礼,谁知谢二夫人带着丫鬟竟是就挪到了隔间,那样薄薄一层纱橱,能挡得住什么?

可这也不能说人家失礼,宁芳有孕,身为长嫂,陪在一旁怎么了?

看她神色,宁芳也不吭声,只顾让人上茶上点心,便只说起家中闲话。

扯了几句,眼看实在扯不出来了,宁芳也不啰嗦,只慢悠悠拿着个一指来长,精致无比的鎏金小铜锤,砸核桃吃,还让梅氏。

“这可是我们江南的小山核桃,知我爱吃,王爷特意托人运上京来。又怕椒盐吃多了上火,让厨子们费了许多心思,才拿蜂蜜炒成这等带甜的咸脆口味,好吃不上火。大娘尝尝,很是香呢!”

梅氏食不知味的吃了几个,数次眼神示意,宁芳都恍若未见。她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才厚颜开了口。

“有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宁芳淡道,“那就请大娘想好了。毕竟如今——”

她没有说下去,只是笑笑。

可梅氏却知,毕竟如今一个姓宁,一个姓邹,有些事情真不是那么好张口的,可她又偏偏非说不可。

如坐针毡的思量许久,梅氏终究是硬着头皮扯了个话题,“听说,听说李姨奶奶嗯,过世了?”

她口中的李姨奶奶,正是宁怀瑜的亲娘。

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当年在宁四娘成亲三年无出时,给接进门来。生了宁怀瑜后,低调隐形的在宁家生活了大半辈子。

在宁怀瑜宣布要自立门户时,梅氏还以为他会把她这亲娘接出来。谁知,他竟把人扔给宁四娘,不闻不问了。

宁芳淡淡嗯了一声,在梅氏眼神闪烁,又想张口时道,“大夫诊断,是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梅氏含到嘴边的话,一下又堵了回去。

宁芳虽然说得简单,但李姨奶奶死得,却不是那样太平。

须知宁四娘当初看中李姨奶奶,让她入门为妾,就是看中她体壮貌端,好生养。

自梅氏过门,这些年见李姨奶奶就连咳嗽伤风都很少得。这样一个身体强壮的农家妇人,又在宁家不愁吃不愁喝的,怎么会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看她面上尚有几分羞愧之色,宁芳没有多说。

但在堂兄宁绍棠的来信上,却说得明白。

李姨奶奶可以说,就是被宁怀瑜活活气死的。

她原以为,在宁怀瑜分宗改姓后,会把她接出去,甚至扶她做邹润的平妻,好让她也过过做老封君的瘾。

可能宁怀瑜从前就这么忽悠她过。

于是,当事实来临,李姨奶奶梦想破灭,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完全垮了。

然后,不过是一场很普通的风寒,最后却要了她的性命。

说她可怜,却委实让人生不出多少同情心。

连宁绍棠这样血缘上的亲孙子,都在信中隐晦的感叹。

亏宁四娘对她这么好,可李姨奶奶不知感恩,反肖想着不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临死前不知忏悔,却是大骂宁怀瑜不是东西,最后落得这样下场,也只能说是她贪心太过,咎由自取。

而若不是看上宁绍棠的份上,宁芳简直都不想招待梅氏,这位名义的大伯娘!

糊涂,愚昧,又一味奉承丈夫,偏偏又落不到个好。甚至在宁怀瑜分家之后,连亲生儿子都不管了,真不知她以后要依靠谁。

不过她既然来了,那宁芳还真有件事,要跟梅氏说一说。

“伯祖父帮着大哥哥相了一门亲事,是冯姨奶奶的族人,小姐门第不算高,但也是举人家的千金。我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便先和大娘说一声。若你也允了,待回头问过祖母,就定下吧。”

梅氏脸色微变,冯姨奶奶是宁守仪早就过世的亲娘。

宁守仪在辞官致仕前办的最后一件事, 就是给他亲娘也求了个诰命。后来为了重修坟头,还曾与宁四娘产生龌龊,差点挪动邹润的坟地。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宁芳一家上京前,早与宁守仪和解。

为免宁怀瑜找麻烦,宁绍棠是自愿留在金陵的,宁四娘也将这个大孙子托付给了宁守仪照料。

宁守仪倒也守信,这些年便如养亲孙子一般,将宁绍棠带在身边教导,感情日深。

故此这亲事里虽有些宁守仪的小私心,但宁绍棠也是同意的。

冯家门第是低了些,但在宁守仪的多年扶持下,这些年也有兴旺之兆。尤其冯小姐的亲爹,确实是个读书种子。当初要不是他考到秀才功名,宁守仪也没这么容易给亲娘要到诰命。

不曾想他前几年竟又中了举,所以宁守仪才动起说亲的念头。

那姑娘宁绍棠自己也私下打听过,很是端庄大方。因生母早逝,她女代母职,打点家务,照顾弟妹,让老爹没有后顾之忧,安心读书,名声颇好。

宁绍棠不愿将来的妻子被父亲拿捏,宁可找个门户低微,人又泼辣能干的。他跟宁芳自幼交情就不错,所以这些话都没瞒她,宁芳也觉得合适。

只梅氏听说,便有些嫌弃起来,“到底是冯姨奶奶的族人,这门第,门第……”

她不好意思说门第太低,只说,“我倒没什么,只怕王爷嫌弃。再说芸姐儿庶出,说的亲事倒是寿宁侯府,轮到她嫡出兄长,就只是个举人之女,会不会让人议论?”

宁芳顿时冷笑起来,“从来抬头嫁女,低头接媳。若大娘能给大哥哥说个侯门千金,我自然让伯祖父回了这门亲事!”

梅氏给噎得说不出话来。

虽说宁怀瑜升了六品京官,可京城权贵多如狗。别说侯门千金了,她连正经五六品官员家的闺秀都摸不着,上哪儿给儿子娶高门贵媳去?

宁芳没好气的道,“大娘想给大哥哥娶个好媳妇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您也想想,若真娶个千金小姐回来,必是规矩繁多。我看大哥哥同意冯家这亲事,正是心疼您呢。”

她这么一提点,梅氏方才恍然。

要说起来,她的身份也不高,不过是翰林家的孙女,且家里早败落了。

要是娶个高门贵女,外人看着风光,可到时关起门来,是她这做婆婆的教导儿媳妇,还是儿媳妇来教导她?

倒不如遂了儿子心意,又在宁芳面前卖了好。将来纵有什么不好,既是宁芳同意的亲事,也可找她负责。

所以梅氏这么想着,又笑着跟宁芳道了谢,“到底王妃有见识,不比我们年纪大了,总爱犯糊涂。那这件事,我回去就先不告诉老爷了,等老太太同意,再说吧。”

她心里也明白,此事若宁怀瑜知道,必不能同意的。

倒不如先斩后奏,她只装作不知道,等宁四娘把亲事定下,就不关她的事了。

宁芳知她那点小算盘,心中只是嗤笑,也不作声,只端起茶杯,打算送客了。

梅氏见此,咬了咬牙,到底鼓足勇气,把那事说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