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两难

三年的时光,除了让人长大,也可以让人淡忘很多事情。

象是当年轰轰烈烈的江南盐税案,也变得悄无声息。尤其今年恰适圣上六十大寿,万岁爷一高兴,不仅加开了恩科,还大赦了天下。

然后,宁怀瑜当年那位上司,他帮着陷害同僚做假账保住的那位蔡大人,又当官了。不仅当官,还小升了半级,给外放到西北宁守仪曾当官多年的太原府去当州同知了。

为了报恩,也为了交换一些在太原府为官的经验,那位蔡大人便给宁怀瑜搭了条线,来信让他去找他妹夫家的大舅子,一位在吏部任事的官员,逮着空给他也补授一个官职。

接到信的宁怀瑜是大喜过望!

蛰伏三年,终于在仕途上迎来转机,他是无论如何也要立即上京的。不但要去,还管家里要银子。

宁四娘其实心里一直堵着当年那事,不太高兴,但若把这个庶子拦在家里,只怕只有等到她百年之后,宁怀璧才能跟这个庶兄分家。

况且家里好容易有个人能再挣副乌纱,就连一向怕长房坐大的宁守仪,从大局考量,也是很支持宁怀瑜出仕。

如此一来,宁四娘只得退让了。

不仅答应他上京,还给了他三千两银子。

但此时宁怀瑜又提要求了,他不仅要自己去,还要带南湘儿一起去。

民间所说守孝三年,一般是指二十七个月。

南湘儿孝期一满,待出了孝,宁四娘当年辛苦为她刷出来的孝女之名就派上用场了。

虽说她在金陵当年一帮小姐妹中名声不大好,但老实在家呆了三年,想着她年纪渐大,反而没人说她坏话,反倒有不少好人家上门提亲。

只到底选择范围少了许多,有些年龄合适的,未免才学平庸。有才学的,又或是家底略薄,又或是需要远嫁,就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

南湘儿自己也着急,还以为只能将就了,谁知宁怀瑜却能上京了!

这下子,她的心思又活泛起来,宁怀瑜也觉得若自己当了官,自然要为外甥女挑一门好亲。

于是这舅甥俩凑到一块,三年没抖的尾巴又摇了起来。在家也不知跟宁四娘大闹了几场,不管怎么好劝歹劝,就是铁了心的要上京,要高嫁。

最终还是宁怀璧回来的时候,出面做了个调停。

让宁怀瑜当着全家人的面,正式应承下南湘儿的婚事,而南湘儿自己也答应,若去了京城嫁得不好,绝不怨家人未尽力。且答应若呆上半年,也寻不到合适亲事,就乖乖回来听祖母安排嫁人,宁四娘这才松了口。

因要带南湘儿上京,总得有个女眷照应,梅氏就必须跟去。

原本梅氏想把宁绍棠也带去京城开开眼,可宁绍棠摸透了爹娘的脾气,以功课繁重为由,坚决不肯跟去。

梅氏无法,只得把宁萱带了去。

否则他们两口子上京,不带亲生儿女反带个外甥女,象什么话?

宁四娘其实很不愿意。

宁萱已经十四了,正是要说亲的时候。这么大的女孩已经不好随随便便出门了,尤其还是这种远门。宁萱素来老实,关键两口子都不怎么真心疼爱。她是真怕他们把孩子带到京城,随随便便就订下门亲事,到时鞭长莫及,岂不毁了孩子一生?

后来是梅氏再三保证,就算要给宁萱说亲,也务必写信回来问过婆婆的意思,宁四娘才勉强同意放人。

于是宁怀瑜收拾妥当,跟着上京谈生意的夏明启一同上路了。

这显然是在占人便宜,可要不找相熟的人跟着,宁四娘也实在不放心。

于是,夏明启从京城回来,连自家都没回,就先到了金陵宁府。除了想安她的心,也确实是带回了很重要的消息。

宁芳一听就呆了,“上京?我爹要上京做官?”

官员一任是三年,象宁怀璧这样的芝麻小官儿,在一个地方干上两三任都是寻常,尤其他任职的桐乡县又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哪有人愿意接手?

哦,如今也不一定。

因为在宁县令辛苦干了三年之后,桐乡县虽仍是穷,却因有了夏家的帮扶,如今乡民们不仅在种田之余能多多种菜,晒出菜干好贴补家用。还围了一些河塘养鱼养鸭,塘边也种起了桑树幼苗,整个县的经济情况大为改观。而宁怀璧也因治理有功,早已成功的把那个代字去掉,正式做了桐乡县的县令。

也许有人看出再过两年,等桐乡县的桑树长成,也可以养蚕缫丝赚大钱了,想要他的位置也不一定。可那也不会影响到京城吧?

夏明启悄悄告诉外甥女,这原因倒不是出在宁怀璧身上,而是出在永泰帝身上。

具体原因他也不知,程岳只说因皇上过六十寿,再看朝臣也大多年过半百,两鬓染霜,便想着要选些优秀的中低级官吏进京考核任用。

要说宁怀瑜如今上京求官,倒也算得上是恰逢其时。但宁怀璧要不要进京淌这趟混水,连程岳也有些拿不准。

要说这几年宁怀璧确实是政绩突出,如果一旦考核,名字必是会报到皇上跟前的。但因为跟英王府的这层远亲,也不知皇上愿不愿意用他。但如果愿意用的话,倒当真是个好机会。

因皇上年纪大了,要渐渐安排后事,当然要给继位者一些能用,又官位不高的能吏。等到新皇上台,再提拔重用,正好显得天恩浩**,收买人心。

如果错过,着实有些可惜。但若是就这么轻易放弃桐乡县打下的基础,也令人颇为不舍。

况且皇上现在年纪大了,脾气也变得越发古怪,一会儿一个主意,到底会怎么安排,谁也摸不清。所以程岳便只让夏明启带个口信回来,让他做好两手准备。

若皇上想不起来他便罢,若当真想起来了,又要用他,可不能跟当年在进士宫宴上似的婉拒,只能服从。

宁芳听着未免忧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一头年迈的老虎,肯定更加难伺候。

但要是皇上发了话,象三舅公说的,不去也得去,到时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