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二 小乘二宗概论(1/3)

一、俱舍宗概论

俱舍宗是依据世亲菩萨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而成立的小乘宗派,其教义内容是以“我空法有”、“三世实有”为宗旨,故被视为小乘有宗。对中国佛教各宗都有重要影响,在思想的演变过程上,唯识宗可说是以俱舍宗为其根源。

本宗除了以《俱舍论》为主要论典外,其他依据的经典有四阿含,论典有《发智论》、《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等七论[145],以及《大毗婆沙论》[146]、《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等。

公元4、5世纪间,世亲菩萨感于当时有部教学在《大毗婆沙论》出现后,变得极为繁琐,乃参酌经量部学说造《俱舍论》,批判有部传统教义,为当时印度佛教界带来震撼,因而研究风气极盛。后来德慧、世友、安慧、寂天、陈那等也都相继制疏诠释《俱舍论》,说一切有部的教义由此更迈向新纪元。

《俱舍》的弘传,在中国分为新、旧两个时期。南朝陈天嘉年间,真谛大师于广州制旨寺译出《俱舍释论》二十二卷,世称“旧俱舍”;唐永徽年间,玄奘大师于慈恩寺重译《俱舍论》三十卷,为历来法相宗的基本教本,则称“新俱舍”。《新俱舍论》译出后,玄奘大师门下弟子神泰、普光、法宝,各作注疏,大力弘布此论。其后,又有圆晖、慧晖、道麟等作疏弘通。当时讲学风气隆盛,可惜在唐朝以后,此宗遂渐绝而不传。元世祖时代,帝师八思巴造《彰所知论》,这是研究《俱舍》的最后余光。

俱舍宗的中心教义,是在说明诸法因缘的正理,破遣外道凡夫著我的执见,令断惑证真,永离三界系缚。主要论典是世亲菩萨依“诸法无我印”所造的《俱舍论》。全论凡九品,组织缜密而不繁杂,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主要讨论“法的性质和功能”;第二,讨论众生生死轮回的因缘与果报,也就是对现实世间作分析;第三,透过修行的方法,说明解脱烦恼后所证悟世界的因缘与果报。其详细内容如下:

一、诸法概论:分析一切万法的种类。以蕴处界[147]三类统摄诸法,总归为五位七十五法[148],并以十八界为中心,详细探讨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

二、因果论:一切有为法[149],必须依靠因缘和合,始能生起。本宗立六因、四缘、五果[150],来说明有情、无情、精神和物质的作用情形。

三、轮回转生论:探讨佛教的宇宙观,说明有情世间[151]和器世间[152]的种种情形,透过三界、五趣、四生[153],说明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过程;再以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154]思想,说明众生轮回转生的相状。

四、业感论:透过业感缘起,探讨六道轮回的原因,并细分业的意义与种类。

五、随眠论:说明六大烦恼(贪、瞋、痴、慢、疑、我见)、十随眠[155]及诸经中烦恼的分类与根除的方法。

六、断证论:探讨由凡夫成为圣贤的方法与所证得的果位内容。

七、破执论:从有部的立场评破其他学派“实我”[156]的主张,并厘清无我论的真正意义。

总之,此宗所依据的主要论典——《俱舍论》,乃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其组织结构严谨,对于诸法的分析虽千头万绪,却有条不紊,世称聪明论。虽曾光辉一时,影响大乘诸宗,然自唐朝会昌法难之后,此论随着唯识学的不振,亦乏人研习。其理论在阿毗达磨论集中,是最富科学性、哲学性与分析性的,因此,佛教思想欲在科学昌明的今日及未来发展,此论的深研与发扬,有其价值。

二、成实宗概论

成实宗,以《成实论》[157]为所依,又名“成实学派”。《成实论》是中印度诃梨跋摩(公元2世纪至4世纪间)所造。成实,具有“成四谛之实”的深义,意即阐说佛陀一代教法的真实义理,论说诸法皆空。其内容以正、反论证的方式,说明宇宙万有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无实体的假象,最后终归于空,修如是观可体解四谛的真理,以八圣道灭除所有烦恼,最后到达涅槃。《成实论》在教史上被定位为由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过渡时期的重要著作。古来对此宗的判属时有异论,如南朝梁代三大法师站在《般若》、《法华》、《涅槃》诸经立场,以此论讲二空,判定为大乘论[158]。其后,北地的法上首判本宗属小乘,继而吉藏于《三论玄义》中判《成实》为小乘,智、慧远亦以之为小乘,此后各家遂判定成实为小乘。

《成实论》现为研究三论宗者所修习,可说是大乘空、有二宗的前方便。姚秦弘始十四年(公元412年),鸠摩罗什翻译《成实论》后,其门人僧叡首先讲述之,昙影继而将此论整理分章,研究著疏者渐多。僧导是罗什门下最善于《成实论》者,他从关中到南方寿春(今安徽寿县),广为发扬,形成了南方寿春系的成实师系统,以昙济、道猛、智欣、法宠、慧勇、宝亮为代表。其中,僧导的弟子道猛,以《成实》一部,大化江西,明帝为其建立兴皇寺,并奉敕开讲《成实》,帝与公卿皆亲列法席,盛况空前。法宠受梁武帝尊为“上座法师”,敕住宣武寺。宝亮一生讲《成实》十四次。

罗什的弟子僧嵩则从关中到北方彭城(今江苏徐州),形成了北方彭城系的成实师系统,以僧渊、昙度、慧球、慧次、僧柔为代表。昙度以其德风远播,受魏孝文帝遣使征请,住魏都平城,法席大盛,门下千余众。同门的慧记与道登均受北魏朝廷重视,道登更常侍孝文帝垂询。慧球盛弘《成实》于荆、楚间,受敕为荆州僧主,享誉当世。僧柔受文宣诸王再三召请,驻锡于定林寺,四远钦服,南齐文惠太子及文宣王均礼之为师。

由于两系的弘扬,分别受到南、北朝王室的护持,弘传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世人遂称弘讲者为成实师。梁代,成实宗的南北二系会集于南京,大兴本宗,人才辈出,僧柔、慧次的传人开善寺智藏、庄严寺僧旻、光宅寺法云,被誉为梁代三大法师,受到朝廷的护持[159]。此时弘讲经论的法师经常融会《成实论》来宣说大乘教义,《成实》被视为大乘般若系统的论书。其中,法云尤为特出,以《法华》经义论《成实》,作《成实义疏》;梁武帝曾请讲《法华》,以为久旱祈雨,其讲说之妙,时无伦比。其次,智藏提出新本《成实》,形成新实宗,引起热烈辩论,《成实》法筵极盛。僧旻则以利根辩才,名闻朝野。

本宗于隋唐时代虽仍持续发展,但因受到梁代以后三论诸师,如僧朗、僧诠、法朗的破斥,到了唐初又有吉藏等判其为小乘,其后研究者骤减。

成实宗宗义有以下要点:

一、真俗二谛

《成实论》中有二种二谛:

第一种二谛:万有的组成要素为真谛,如五蕴、极微、无为法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者为俗谛,如:“瓶”由色法等因缘所成,“人”由五蕴法所成。

第二种二谛:以诸佛的教法为世谛(俗谛),如说五蕴等法、布施持戒可升天等方便教;以真实空、涅槃为第一义谛(真谛)。这是《成实》的特色,若依世谛,说“有我”无咎;若依第一义谛,说“无我”为实,以此论统摄一切佛法。

二、人、法二空

二空观能断烦恼障(我执所生)与所知障(法执所生),二障断除,得以成就佛果。成实宗主张以“析空观”了知人、法二空的道理(大乘则主张“体空观”,以明毕竟空真义)[160]。

三、四圣谛义

《成实论》的主旨,在阐释如来所说三藏教法的实义。所谓实义,就是苦、集、灭、道四谛[161]。

四、宇宙分析论

本宗将宇宙万有概分为“五位八十四法”[162],色法十四、心法五十、非色非心法十七、无为法三。

综合上说,则可略知成实一宗的要旨,其异于俱舍等毗昙之说,而最具特色者,不外于“三心、二谛、二空”论,即揭示“假名心”(执著于五阴所成的人或色、香、味、触等,所成的瓶等,为实有的心)、“法心”(执著于五阴为实有的心)、“空心”(缘于无所有的心)等三心,并谓若灭除此三心,则可脱离三界。二谛则指世谛(有我)、第一义谛(无我)。二空则为人空、法空,谓“人空”如瓶中无水,由五蕴和合形成的“人”,是为“假人我”;“法空”如瓶体无实,“五蕴”则仅有“假名”而无“实体”。

【注解】

[1]依汤用彤《隋唐五代佛教史》载,宗派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二)门户见深,入主为奴;(三)时味说教,承继道统。

[2]《法华经》的主要思想,以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因此主张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将同归于一佛乘。三乘的修行只是方便说,智者大师以此调和大小乘思想,将佛陀一代时教依说法的时间与方式而成立“五时八教”的判教。五时为:(一)华严时,为佛陀成道的最初三七日间,为大菩萨众说华严的自证法,正说圆教,兼说别教;(二)阿含时,次十二年,为小乘根机说四谛法;(三)方等时,再次八年,说《维摩》、《思益》、《楞伽》、《楞严》等经,并说藏通别圆四教,令小乘人耻小慕大;(四)般若时,更次二十二年间,说般若等诸部,正说别、圆二教,兼说通教,以破小乘人大小各别的执情;(五)法华涅槃时,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正明圆教,会三乘归一佛乘,令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八教为:化仪四教及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是佛陀说法的仪式分法: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法四教,是佛陀教化众生所使用的教法内容,亦即依众生根机,所施设的种种法门: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3]据《摩诃止观》卷一上载,慧文依《大智度论》修得观心之法,又揭示《中论》之偈以为“一心三观”的基础,慧思受彼观心法后,启发法华三昧。智于陈天嘉元年(560年)谒见慧思,受法华三昧、四安乐行,读《法华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之文,豁然开悟。太建七年(575年)入天台山,隐栖十年。天台宗之名亦由此而得。所著《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其门人颇多,其中,灌顶(561—632)师事智二十余年,领持其教,智著作多为灌顶所记。其后传承智威、慧威、玄朗,玄朗之下有湛然(711—782),夙习天台之学二十年,著有《法华玄义释签》、《法华文句记》、《金刚錍》等二十余部,提倡草木砖石亦有佛性之义。

[4]《法华玄义》、《法华文句》,为阐释《法华经》思想的论著,《摩诃止观》则为智著作中体系最圆熟的论书。书中详说圆顿止观之法,阐述智独特的宗教体验与宗教实践。

[5]佛教界一般主张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生物)方具佛性,但是湛然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真如缘起”,认为山川、草木、大地、墙壁、瓦石等无情亦具佛性。其所著《金刚》:“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主张此真如即一心,或称本觉。万物由一心、本觉随缘所生,故万物亦体现一心、本觉。

[6]罗什门下高足多人,慧观、道生、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昙影、道融等则宣教关中,遂形成三论宗南北二学派。公元401年至480年之间,北派以无人才,南派亦因受《成实论》压迫而未能发展。南朝时,僧朗(高句丽人)师事昙济,评破《成实》为小乘,得梁武帝崇信,稍振三论之势。之后传僧诠、法朗、吉藏。吉藏大阐三论,著《大品经义疏》、《中观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义》等数十部,集三论宗的大成,为三论宗的黄金时代。高句丽慧灌为吉藏弟子,传法于日本,成为日本三论宗鼻祖。

[7]六经:《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毗达磨经》、《楞严经》、《厚严经》(《大乘密严经》)。十一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阿毗达磨集论》。

[8]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释如来一代教法。五教系依杜顺和尚的《五教止观》,由贤首大师所倡,将佛陀一代教法依所诠法义的浅深分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十宗则依佛陀所说的义理区别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前六为小乘教,后四为大乘教,依序即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第十即华严的教旨。

[9]澄观大师早年因曾参学于天台湛然、禅宗慧忠和慧云,故思想受此二宗的影响。

[10]宗密大师“禅教一致”的思想来自于其师澄观,主要为调和佛教内部各派与儒、道各家的思想,著有《注华严法界观门》、《禅源诸诠集》和《华严原人论》等,影响后世甚巨。

[11]道宣律师(596—667),因住终南山,故称其所创的律宗为南山宗。道宣曾从北魏慧光三传弟子智首受《四分律》义,主张《四分律》形式虽属小乘,而内容则通大乘。先后撰著《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注戒本疏》、《比丘尼钞》等五书,是为该宗的五大部疏钞,并于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佛教授戒仪式。道宣门下以周律师(或谓秀律师)为南山宗第二祖。

[12]全称“相部律宗”。以法砺(569—635)居河南相州,故有此称。法砺曾于静洪处学《四分律》,后往恒州,依洪渊探究律学深旨。后随缘教化,讲说《四分律》。尝慨叹律文广博,乃折衷诸说,撰《四分律疏》十卷、《羯磨疏》三卷等。

[13]又称“东塔律宗”。唐代怀素(624—697)为初祖,以其居长安崇福寺东塔,故有此称。怀素初投玄奘研习经论,未久从学于南山宗道宣、相部宗法砺,然以尚未尽善,遂撰《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纠弹旧疏十六大义的缺失,而别创一家,世称新章(新疏),一时学者归之。

[14]道宣将佛教分为化教与制教,化教为化益之教,为诸经论所诠定、慧之学。化教又分性空教(小乘)、相空教(说《般若经》等的大乘浅教)、唯识圆教(说唯识教义的大乘深教)。制教为制戒之教,诸律所诠,由对戒体的看法分为三宗,即:实法宗(有部以戒体为色法)、假名宗(成实论以戒体为非色非心)、圆教宗(据唯识宗教义以戒体为心法)。道宣称该律为圆教宗,以心法(阿赖耶识所藏种子)为戒体。

[15]“金刚界”与“胎藏界”二者合为密教根本两部。密教视宇宙万象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的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如来内证的智德,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的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反之,如来的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的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

[16]密教以六大为宇宙法界的本体,诸法缘起的根源。六大为地、水、火、风、空、识。六大遍满法界,虽一尘一毛,亦必具有六大,无一不为六大所造者。此乃就其普遍之义而称六大,就诸法之所依而称体大。

[17]四曼,为四种曼荼罗的略称,指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相,谓相状差别;大,谓周遍。为体、相、用三大之一。密教建立大、三昧耶、法、羯磨等四种曼荼罗以尽万法的相状,乃与六大“体”大、三密“用”大相对而称四曼“相”大。四种曼荼罗系自外界明其相状而得认知,故称为相;以周遍于万法,故称为大。曼荼罗,为轮圆具足之义;相大,则谓于一法具足众法而轮圆周备,故称曼荼罗为四曼相大。

[18]三密,为身、口、意三密。三密的作用遍于法界,赅通宇宙万有,故称三密用大。即众生的三业相应于佛的三密,无隔无别,彼此不二。此理非凡夫所能了解,须经修持后,方能体悟,故称之为密。如来因三密而成就清净功德,一切山河大地法界体相,均是如来清净法身,因众生不知,故称“身密”。一切音声皆是如来说法语言,因众生不知,故称“语密”。识大周遍法界,如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众生不知,故称“意密”。密宗之修行者,即藉结手印功德之力,将自己的身业转成如来的身密;藉持咒功德力,将自己的语业转成如来的语密;藉观想本尊的功德力,将自己的意业转成如来的意密。藉三密加持作用,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国土可成净土。在三密加持下,令众生均能圆满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成就即身成佛的妙行,显示众生本觉的果德。

[19]《大日经》由善无畏所译出,《金刚顶经》则有三种译本:(一)唐代不空所译的《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凡三卷。为流传最广泛者。(二)唐代金刚智所译的《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又称《略出经》,凡四卷。(三)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译出。北宋施护所译的《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凡三十卷。所谓金刚顶,即诸经中最高之意。所谓略出,系自十万颂的广本略出其精要。为求加快证入佛、菩萨的境地,故于该经详述密教独特的秘密修行仪轨。梵本今已不存。

[20]一行(673—727),唐代河北人,尝师事善无畏、金刚智,与善无畏共译《大日经》,并笔录成集,继之撰《大日经疏》,至今亦为密教所重视。此外,一行又精于禅、道、数学、历法等,亦为我国天文历算家。惠果(746—805),唐代陕西人,受不空赏识,尽传其三密法要,建立“金胎不二”思想,历任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倍受崇敬。当时各国入唐求法者,多从师受密宗教义,曾授法予日僧空海,新罗僧惠日、悟真等,而将此宗传入日本、新罗。

[21]元世祖尊八思巴为国师,敕封“大元帝师大宝法王”的尊号,喇嘛教(喇嘛教实即以密宗为骨干的藏传佛教)遂成为元代的国教。明朝建国后,对西藏仍依元朝旧制,成祖封噶举派的德欣喜巴(Dezhin Shegpa)为大宝法王。至清代,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亦优遇喇嘛僧,如康熙、雍正皇帝都曾为其建寺,雍正并改北京雍和宫为喇嘛寺。

[22]拈花微笑的典故,在禅宗典籍《宗门杂录》、《人天眼目》、《佛祖统纪》、《五灯会元》等,均有记载。故事是说佛陀昔于灵山会上,手拈一花示众,当时与会大众都默然无对,唯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遂付以“正法眼藏”。世尊的拈花付法乃成为后世禅门付法的根本典范。

[23]荷泽神会(668—760),曹溪六祖惠能晚年弟子。惠能示寂后,两京之间皆偏向神秀一派。师欲振六祖之风,著《显宗记》,定南能为“顿宗”,北秀为“渐教”,确立“南顿北渐”之名,并竭力发挥惠能思想,南宗因而取代北宗地位,影响广远,乃至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南宗之盛,神会居功甚伟。贞元十二年,皇太子集诸禅师,楷定禅门的宗旨,以师为禅宗第七祖。青原行思法嗣石头希迁,门下高足有天皇道悟、天然丹霞、药山惟俨等,尔后开衍为云门、法眼、曹洞三宗。南岳怀让门下法嗣以马祖道一为上首,其百余弟子中,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大梅法常、章敬怀晖、大珠慧海、庞蕴居士等人,被推重为禅林尊宿,尔后开衍为临济、沩仰二宗。至唐末五代,我国禅宗已形成以上五家之正系。至宋代,临济宗更分衍出黄龙、杨岐二派,至此,菩提达摩传来我国的禅宗乃蔚为“五家七宗”。

[24]念佛即忆念佛的意思,又转为观念佛的相好,或唱念佛的名号。此四种念佛的方法乃根据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所载,即:(一)称名念佛,谓专心称念佛的名号,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二)观像念佛,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三)观想念佛,谓于心中观想佛之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四)实相念佛,谓观自身及一切法性真实的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

[25]十六观法出自《观无量寿佛经》,谓念佛行者由忆念弥陀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的十六种观法,即: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像观、真身观、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想观、上辈观、中辈观、下辈观。

[26]《观无量寿佛经》谓,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当发三种心,即:(一)至诚心,谓此土众生欲生彼国者,当发专至诚实之心,正念真如,求愿往生;(二)深心,谓欲求无上佛果者,必须心契深理,厚种善根,如深根难拔;(三)发愿心,谓以真如实心、趣果善心,以此二心功德,至诚回向,发愿求生净土,速证法忍,广拔一切众生苦恼。

[27]《往生论》中所载五念门:(一)礼拜门:一心翘勤,恭敬礼拜阿弥陀佛;(二)赞叹门:称彼如来名,赞叹彼佛;(三)作愿门:一心专念,发大誓愿,愿生安乐国土;(四)观察门:以智慧观彼佛、彼土、彼菩萨的庄严功德;(五)回向门:以己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令得毕竟解脱。

[28]《四分律》卷一载,佛告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随叶佛因不结戒、说戒,是以法不久住,舍利弗于是请佛陀制戒说法。佛陀以比丘若犯有漏法者,始为比丘结戒,令彼断有漏法。佛陀成道十二年后始制戒,未制戒时,僧团谨以七佛通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为圭臬。制戒的因缘发端于须提那出家后,复与前妻行不净,佛陀乃集众制戒,严禁再犯,此为制戒的嚆矢。

[29]从戒的分类,可略知戒的内容与对象:在家戒: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出家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尼)戒、出家菩萨戒。

[30]佛陀入灭后,大迦叶等五百罗汉在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经,优婆离诵出律。百年后,佛弟子于毗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据南传佛教的说法,僧众因“十事非法”,对戒律的结集产生严重的争执,导致根本分裂(即上座部与大众部)。所谓“十事”详见第8页注解[24]。

[31]根本分裂后,以大迦叶所传承的法系,至优婆毱多门下,有昙无德等五位大弟子各执一见,乃各集律法,自成一部,是为五部分裂。五部所传戒律如下:一、昙无德部(法藏部),《四分律》。二、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等。三、弥沙塞部(化地部),《五分律》。四、迦叶遗部,《解脱律》。五、摩诃僧祇部,《摩诃僧祇律》。

[32]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五载,“嘉平二年:中天竺三藏昙摩迦罗至洛阳译《僧祇戒》,立大僧羯磨受戒。先是比丘出家特剪发而已,未有律仪,凡斋忏法事如祠祀状,及迦罗至,始出戒本,遂为日用。”“正元元年:汉魏以来,二众唯受三归,大僧沙弥曾无区别。昙摩迦罗乃上书乞行受戒法,与安息国沙门昙谛同在洛,出昙无德部四分戒本,十人受戒羯磨法,沙门朱士行为受戒之始。”

[33]广律指内容详备的律仪,即比丘、比丘尼的生活规矩。佛陀成道十二年后,弟子中犯过者渐多,佛陀就所应受持的戒律一一广说,此一一记其事缘,详说戒律的律藏,即称为广律,亦称广教。汉译者有五种,即《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仅列出戒律条文者,则称为戒本。

[34]四律,即:(一)《十诵律》:萨婆多部所传的律,系从根本上座部分出,主张三世一切法实有。(二)《四分律》:昙无德部所传持的律,优婆离于首次结集律藏时,分为八十次诵出根本律制,此即八十诵律,后经传承发展,昙无德乃从八十诵律采集而建立一部,称为昙无德部。(三)《摩诃僧祇律》:为部派佛教大众部所传的律。与《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共称古来四广律。(四)《五分律》:弥沙塞部所传的律,由上座部中的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无过去及未来,无“中有”,有现在及无为法。五论,即《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以上二部属萨婆多部)、《善见论》(解释《四分律》)、《萨婆多论》(解释《十诵律》)、《明了论》(依正量部律法所作)。解释律典的论著不只五部,我国仅传此五部。

[35]即:《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以上称三大部)、《四分律比丘尼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等。

[36]四科意义如下:一、戒法:戒的法则。二、戒体:受戒法时,身心所发得而领纳于心的法体,是一切止恶修善的内在力量,乃戒的根本。三、戒行:发得戒体后,护持身、口、意三业不犯过失的如法行为。四、戒相:戒行表现于外,成就威仪,可为人轨范、敬信的相状。四科以戒体最为重要,若无戒体为内涵,则戒律易流于形式化的戒条。

[37]“化、制二教”又作“化、行二教”,内容如下:(一)化教:教化众生,令得定、慧的法门。又分为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1.性空教:指建立诸法“性空无我”的教法,含摄一切小乘,如《四阿含》等经,《僧祇》、《四分》等律,《俱舍》、《成实》等论。2.相空教:指建立诸法“本相是空”的教法,含摄一切大乘权教,指《般若经》和般若系的论部。3.唯识圆教:指建立诸法“识有境无”的教法,含摄一切大乘圆教,如《华严》、《楞伽》、《法华》、《涅槃》、《摄论》等经论。(二)制教:规范众生,令离恶修福的戒学。又分为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1.实法宗:又作“有宗”,主张诸法实有,属部派“一切有部”的说法。此宗以“色法”为戒体。2.假名宗:又作“空宗”,主张诸法唯“假名”,非实有,属部派“经量部”的说法。此宗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3.圆教宗:又作“圆宗”,属化教中的“唯识圆教”,主张“诸法唯识”。此宗以“心法种子”为戒体。(道宣取大乘圆实了义,成立一乘圆顿的妙戒,倡戒体为“心法”,谓戒体在受戒的当下,熏习阿赖耶种子,此称“心法戒体论”或“种子戒体说”。)道宣以其“心法戒体论”而判律宗为“唯识圆教宗”。

[38]在唐代,《四分律》本有三宗:一、相部的法砺;二、东塔的怀素;三、终南的道宣。其中南山律宗以二乘融和,解行相应,独盛传于后世。

[39]道宣第一次从智首律师听受四分戒律后,便亟思禅修,师乃呵责,遂虚心受教,听讲戒律二十遍后,才往林间专修定慧。师一生戒行清净,感应不胜枚举。

[40]允堪的《行事钞会正记》与元照的《行事钞资持记》,均为道宣《四分律行事钞》的批注,但是有关绕佛方向的左右、衣制的长短等见解,两书的解释各异,遂成二家。

[41]弘一律师的律学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戒本羯磨随讲别录》、《四分律含注戒本讲义》等。

[42]公元1、2世纪间,印度兴起大乘佛教思想,大乘经典相继出现,逐渐形成二大学派:一是建立空观思想的龙树系统,以“本体论”为中心,形成中观学派;一是建立有宗思想的世亲系统,以“认识论”为中心,形成瑜伽学派。中观学派是公元3、4世纪间,印度佛教的主流,到了4、5世纪,中观学派出现偏执于“一切皆空”的“恶取空”,复有外道及小乘执取“我法实有”或“我空法有”的偏见,无著、世亲二大论师乃立论破斥,提倡一切存在皆由心识所变现的思想,此即瑜伽学派。无著菩萨于中印度阿踰陀国,从弥勒菩萨修习《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分别瑜伽论》,这五部论是法相宗立论的基础,其中尤以《瑜伽师地论》为主要依据,所以法相宗又作《瑜伽宗》。之后,世亲菩萨著作《唯识三十颂》,因而大成唯识学说,成为当时印度佛学思想的主流。此后二百年间,唯识学者辈出,其中大成无著、世亲唯识哲学的是护法论师。护法的弟子戒贤论师,在那烂陀寺宣扬护法的法统,又立教判,和中观学派论战。

[43]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十支论即:《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辩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乘庄严论》、《分别瑜伽论》。又本宗总取《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等六经,及《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等十一论为所依。六经之中,以《解深密经》为本经;十一论之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

[44]指注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位论师,即:护法、德慧、安慧、亲胜、欢喜、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等论师。

[45]五位百法:一、心法八种(八识);二、心所有法五十一种;三、色法十一种;四、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五、无为法六种。此五位百法,皆不离心识作用。在宇宙万法中,心识的作用最殊胜,故百法中以“心”是作用的主体,一切万法的根本,称为“心王”。对于心识的探索,在主体上有“八识”,在作用上有五十一种“心所有法”。然而“心王”和“心所”并非在一个实体上截然划分,而是一种名言施设,方便分析概念。今将五位百法列表如下:

[46]阿赖耶识(第八识)含有清净的种子和杂染的种子,由于第七末那识不断的妄执,引发第八意识中的杂染种子现行,更由此杂染的种子现行回熏成为新的种子,而造作新的行为。招感世间的一切忧悲苦乐,善恶之行也因此而层层不断地变现展开。

[47]心所四分说,即:(一)相分:一切所缘境(由第八识所变现);(二)见分:诸识的能缘作用(认识能力);(三)自证分:“证知见分”的作用;(四)证自证分:更确认自证分的作用。

[48]三类境的内容如下:(一)性境:能以现量如实量知彼境之自相者,称为性境。例如前五识所缘的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阿赖耶种子、根身、器界三种境等。(二)独影境:由意识妄想分别、颠倒认识所变现的境界,只有影像相分(幻象),并非真实存在的影像。又可分为二种:如闭目遐想所出现的实有物的影像(如山光水色),称为“有质独影”;若是纯粹的幻想(如幻想龟毛、兔角),称为“无质独影”。(三)带质境:吾人观外境时,加入主观的妄情假想,所呈现的影像,不是所缘境的本质,而兼有客观性境和主观妄情,称为带质境,属第六意识所缘的境。如见绳以为蛇,是一种错觉。

[49](一)遍计所执性:又作虚妄分别相、分别性。对于因缘所生的假法,妄起“实我”、“实法”的迷执(执有、执无、执常、执空等),由此识与境而误认心外有实体存在,称为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又作因缘相、依他性。因缘和合所生的万法,本无体性,必须依靠其他诸缘和合而成,其本身并无实体,故称依他起性。所以宇宙万法,无非是阿赖耶识(种子)所生起,这些万象都是依吾人过去所造善、恶业,所造漏、无漏业而“异熟”生起的,“缘合则生,缘尽则灭”,非固定永远不变的实在,故说“如幻假有”、“假有实无”。(三)圆成实性:又作第一义谛、真实义。指人、我二空之后,所显现圆满成就的诸法实性。三性具有不即不离的关系。若以蛇、绳、麻三物为喻,若人于黑夜中见绳,信以为真蛇(遍计所执性),遂心生恐怖;后经觉者(佛、菩萨)教示,而知非蛇(生空),仅为似蛇之绳(指依他起性的假有),且更进一步了解实际所执著之绳亦非实有(法空),其本质为麻(圆成实性),绳(依他起性)仅为因缘假合,由麻而成的形态。

[50]三无性乃基于三性之说,恐众生执有,故显示三性各具空义。据《成唯识论》卷九所载,三无性即:(一)相无性:针对遍计所执性而立。众生于世间之相执为实有,为除此妄执,遂立“相无性”,谓一切法皆无自性。(二)生无性:针对依他起性而立。万法乃从众缘而生,为虚假的存在(缘生),故其性质不定,譬如幻化的事物,故称“生无性”。(三)胜义无性:针对圆成实性而立。真如乃根本无分别智的对象,虽为万有的真本质,实不为特定的性质所规定,已离我执、法执,犹如虚空一般。

[51]五种性中,惟菩萨种性与不定种性得证佛果,声闻、缘觉但证二乘无学果,趣入无余涅槃,无种性则不能证果。

[52]转识成智的内容如下:(一)成所作智:又称“作事智”,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转至无漏时,得成所作智,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利乐诸有情。(二)妙观察智:第六识(意识)转至无漏时,得妙观察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能依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三)平等性智:又称“平等智”,第七识(末那识)转至无漏时,得平等性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四)大圆镜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至无漏时,得大圆镜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的光明,能遍映万象,纤毫不遗。

[53]龙树菩萨的缘起中道观,即“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缘起是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是空,龙树菩萨从缘起和合的现象中,直指“缘起”与“性空”不是对立的,因而建立“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的中道实相论。龙树菩萨并以二谛相阐述中道义:性空是“真谛”,假

有是“俗谛”,二者统一起来而成中道。

[54]“六家七宗”指东晋时代般若学的派别。自东汉末迄刘宋时代,《般若经》甚为流行,东汉支娄迦谶传译《道行般若经》,为印度般若学说传入中国之始,朱士行讲经,道安亦着手研究般若。当时为理解般若思想,一方面依据老庄玄学解释般若经义,产生“格义佛教”,因而对般若空的思想产生种种分歧;另一方面则出现对“空”思想的真正理解,此等派别总称为六家七宗。本无宗:“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末有,若托心本无,则异想便息”。此宗包括道安、僧叡、慧远等之说。其义理偏于“空无”,与僧肇大师所主张的即动即静、即真即俗、不落二边的般若真义仍有距离,所以成为《肇论》所破的对象。即色宗:有二家,一为关内的“即色义”,谓色无自性,故称“色不自色,色而非色”,不言即色是本性空,尚未领会因缘所生,无实体性,本来是空。其二是支道林的“即色游玄论”,以即色证明般若本无的意旨,但不偏于无自性,谓“色”本为“空”,“色”自“因缘”而有,当体即空,即色宗以此家为代表。识含宗:为于法开之说,主张随缘迁流,生起种种妄识,使本来空寂的三界变现森罗万象,迷恋其间,不能超脱。倘若能使迷惑的识不生起,则能超出三界,三界幻象则无从生起。这类主张含有唯识思想色彩,不是般若思想的正宗。幻化宗:道一主张“一切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为世谛。心神犹真不空,是第一义。若神复空,教何所施?谁修道?谁隔凡成圣?故知神不空”。故知幻化宗但空色法,不空心法;只空俗谛,不空真谛。心无宗:包括竺法温、道恒、支愍度等之说。“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属空“心”不空“色”的理论,与般若思想不相契。缘会宗:如于道邃的缘会二谛论,“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即无,称第一义”。其第一义谛所谓空无,不同于“当体空性”、“无所得”的胜义实相。本无异宗:为本无宗的支派,有竺法琛、竺法汰之说。主张未有万物之前,先有“无”,从无生有,故万物出于无,曰“本无”;以无来解释经论中的“非有非无”说,所谓“非有是有”即是“无”,“非无是无”亦为“无”。僧肇评破此宗不符般若思想。

[55]僧肇大师为破斥六家七宗“有”、“无”二元对立的论法,于《不真空论》中,运用“不真空”阐释缘起性空义,谓万法唯假名不真,不真即空,有无不二,虽空而宛然假有,虽宛然假有而毕竟空,空有无碍,这种显“假名”宛然“毕竟空”的般若境界,成为三论宗的中心思想。

[56]吉藏大师的《三论玄义》,将所破的邪见分为四类:摧外道:破斥天竺异执(九十六外道)和震旦众师(儒、道等学说)。斥毗昙:破斥“执诸法实有”的毗昙。排成实:破斥“执空见”为正理的成实。诃大执:破斥堕于“有所得”的大乘。

[57]“二谛说”为三论宗的中心思想。《中论·观四谛品》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此乃本宗立二谛义的理论依据,即对因缘假合的世间万法,以二谛的方便来显示诸法实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胜义谛或空谛,谓森罗万象一切皆空,乃指解脱的圣者所体悟的真理或境界。俗谛又名世谛、世俗谛或有谛,指众生迷于假有的差别相。

[58]八不中道是本宗的理论与观行中心。“八不”出自《中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八不,主要在破除众生的自性执。不生不灭:诸法凭借因缘而生,不是“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巳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因缘生而假名生,因缘灭而假名灭,非实生实灭。故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所以生灭而宛然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因果次第乃依因缘而起,只是假名,不可说定有因缘和合先后等,也不可说无因缘和合先后等,故世谛假名有常有断,实为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众因缘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义,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异;不一不异,名为中道。不来不出:众因缘生法,果不偏在因,所以不从内出;也不偏在缘,所以不从外来,不来、不出,名为中道。

[59]根本法轮即《华严经》;枝末法轮指《华严》之后,《法华》以前一切诸大小乘经;摄末归本法轮即《法华经》。

[60]从天台宗的立场来看,中国大乘八大宗派之中的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等,较偏重理论,是属于“教相门”的宗派;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注重修行,是属于“观心门”的宗派。天台宗注重教理,兼重修行,是教观兼备,事理圆融的宗派。

[61]一心三智,指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之果。《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北齐慧文读此文,豁然悟理之极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传智,智乃依之证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等之圆理,遂成天台一宗的核心教义。

[62]系依据《法华经》及《观普贤经》而修持的法门,以三七日为一期,行道诵经,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谛观实相中道之理。

[63]十如是,据《法华经·方便品》:“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为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宗以此开展出“十如是”为诸法实相的思想,“十如是”即宇宙一切万有,森罗万象的十种必然真理、轨则。

[64]一念三千,谓众生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随着心念染净而游走上下各法界,此称“一心法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各自具有其他九法界,乃成百界(百界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十如是”,称为“百界千如”)。再配合三世间,每一世间各具十法界,成三十种世间,则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迷悟诸法,宇宙万有的根源都在我们心中。

[65]三谛圆融,诸法皆具空、假、中三个道理。(一)空谛: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此为“真空”。(二)假谛:一切事物虽即本空,然因缘聚会时,又是历历宛然,此为“假有”。(三)中谛:空、假是诸法的一体两面,中谛是诸法的本体,亦即超越空、假对待的实相。故空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谓之“中”。空谛是“破法”,假谛是“立法”,中谛是“泯绝对法”。此三谛并非个别单独存在,而是每一谛中兼具其他二谛。因为三者互具互融,所以是“三谛圆融”。

[66]乃天台教学的基础、特色。谓真如的理性,本来具足迷悟诸法,称为“理具三千”,此“理”于日常中随缘现起,诸相宛然,称为“事造三千”。只要吾人能把握现前一念,去恶向善,转迷为悟,必能出凡入圣。

[67]“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此偈说明佛陀一代时教及说法的顺序:(一)第一华严时:佛陀成道最初三个七日(二十一天),开讲《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惟普贤、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萨才能承受法益,而小乘人不解其义。好比初从牛身挤出之“乳”,非常营养,有些人却不敢喝。(二)第二阿含时:佛陀宣说《华严经》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十二因缘,以十二年的时间,往来于印度十六大国讲说《四阿含经》,又作“鹿苑时”。如日轮渐升,照及幽谷,亦如用牛乳加工制成的生酪。从佛陀教化的意义而言,乃方便诱导根机较浅者,亦称“诱引时”,而喻为“酪味”。(三)第三方等时:二乘人于阿含时证悟无学的小果,却误以为已达究竟涅槃。佛陀乃于阿含之后的八年间,讲说《维摩》、《楞伽》、《思益》、《胜鬘》、《宝积》等大乘经典,以破除小乘人的偏见,并使之回小向大而进入大乘。此时如日照平地,等于将酪味再精制成“酥味”,摄受渐广。因“方等”为大乘经典的通称,此时为初说大乘经的时期,故称“方等时”。(四)第四般若时:指“方等时”之后二十二年间,说诸《般若经》时期。从佛陀教化的意义而言,此时为破斥大小乘分别的偏执,专说诸法皆空,融和大小乘于一味,如日照禺中之时(上午十时),喻为“熟酥味”。(五)第五法华涅槃时:此一时期是指佛陀见众生根机渐熟,于讲说《般若》之后的八年间,于灵鹫山上宣说《法华经》,开演十界皆能成佛的真理;又于临入灭之前的一日一夜间,开讲《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异变之理。如日中天,普照一切,喻为“醍醐味”。《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生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

[68]化仪四教:(一)顿教:对于利根、堪受大法的人,佛陀将自内证法门直接教示,相当于《华严经》所说内容。(二)渐教:对于我执、法执较重的顿根之人,佛陀教化的内容由浅而渐深,层层破除其妄执,循序渐进,示以真道。如:佛陀首先说小教《阿含经》,其次说大小混合的《方等经》,再进入纯大乘学说的《般若经》等,次第教化。(三)秘密教:佛陀应众生不同根机能力,因材施教,施予个别教化,而彼此互不相知。即“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彼此听到相应自己根机的教法,但互不相知。(四)不定教:各种根机的众生虽同坐一席,然而随各人的能力,所体悟的教法深浅不定。或说“渐教”时得“顿益”,或说“顿教”时得“渐益”,如是得益不同,所以名之。即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听异闻,彼彼相知”,各有所解。

[69]化法四教:(一)三藏教:即小乘教。佛陀为三乘人说《阿含经》,主要宣说生灭四谛,破斥外道,以明“但空”之理(仅知空的一面,而不知同时有不空的一面),并由析空观而入无余涅槃之教。所教化的对象乃“正化声闻、缘觉乘,旁化菩萨乘”。(二)通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通学的大乘初教: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成立,故为如幻的空假,观当体即空(“体空观”之教)。“通”有二义:一、通入义:此教中的钝根菩萨与二乘人仅能理解较浅的《般若经》空理,所以通入藏教;利根菩萨则能领悟较为深奥的中道妙理,最后能通入别教或圆教。二、共通义:通教为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的真义,故名“共通”之教。通教的经典包括小乘的四阿含、《六足论》和大乘的方等。(三)别教:不共二乘而独为菩萨说,于此有别于其他三教;又由差别面观察诸法,故称“别教”。次第观空、假、中三谛而悟中道之理,其中道系观“空”、“假”之外另有独立之“中”,故称“但中”。别教的经典如《华严经》。(四)圆教:是大乘教中的“实大乘”,对最上利根菩萨丝毫不假方便权说,直接宣说内证究竟真实义的教法。如《法华经》、《涅槃经》就是圆教的教义,代表圆满的完成,且不属于顿、渐、秘密、不定的根器。此教说明法界万有,当下就是诸法实相,当下即能显现全体真如中道(生死即涅槃);观空、假、中三谛之理,在一谛中互具其他二谛,故此中道之理称为“不但中”。圆教菩萨以一心观空、假、中三观,故此三观称为“一心三观”,此为天台宗独特的观法。

[70]智者大师一生著书一百四十余卷,最重要的“天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

[71]法华三大部,即:《法华文句》,系对《法华经》经文作逐句的注释。《法华玄义》详释“妙法莲华经”的经题,并说明《法华经》幽玄的义趣。《摩诃止观》为智晚年所讲述,亦为其著作中体系最圆熟的论书。书中详说圆顿止观之法,阐述智独特的宗教体验与宗教实践。

[72]收录天台智的遗文及碑文等,系了解天台智一生行业最完整的数据。以智住天台山国清寺,故有此名。

[73]湛然,唐代僧。天台宗第九祖。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提出无情有性之说,主张木石等无情之物亦有佛性,发展天台教义。历住兰陵、清凉诸刹,所至之处,四众景从,德誉广被。天宝、大历年间,玄宗、肃宗、代宗优诏连征,皆称疾不就。晚年居于天台国清寺。

[74]会昌法难及唐末五代战乱后,天台典籍章疏大多散逸。北宋太祖建隆年间,义寂劝江浙吴越王遣使者至高句丽求请天台典籍,高句丽王遂命谛观携天台论疏诸部来华。至天台山螺溪传教院礼谒当代天台宗大师义寂,一语倾心,遂礼之为师,于螺溪居止十年而入寂。所著《天台四教仪》,系天台学的入门书。

[75]是一种具有归纳、组织的科判方式,其内容为:(一)释名:解释一经的题目。(二)辨体:辨别一经所诠的体性,如《法华经》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的妙体。(三)明宗:阐明一宗的旨趣、目的。(四)论用:论说一经的功用。(五)判教:判立一经的教相,以定其次第。

[76]谓天台宗立的“圆教”菩萨六行位,即指理体不二,但于修证上,从凡夫到佛有六种层次。此六即佛位,是显修证法门的深浅,明修行的次第。内容如下:(一)理即:就理论上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然而理虽“即是”,日用却不知此心具三谛妙理。(二)名字即:或从善知识,或从经卷,听闻三谛圆融妙理,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而开始修行,故称名字即佛。(三)观行即:既知名字,进而依教修行,达于心观明了,理慧相应,观行相即,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故称观行即佛。此位分为: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深浅次第。(四)相似即:于前述“观行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之惑,制伏无明,登初住位。此等人虽未能真证其理,但于理仿佛,有如真证,如将至火,先觉暖气,故称相似即佛。此位分为十信位。(五)分证即:观慧倍增,初破一分无明惑,证入中道实相,见佛性理。从此以后,断一分无明,即证一分法身。其后分破四十一品无明,入于萨婆若一切智海。(六)究竟即:断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觉智”而成就佛果。

[77]天台宗所立三种止观之一。为由浅入深的观法,乃先持守五戒,修十善,次修禅定、无漏、慈悲等,乃至进而观实相的真理。

[78]天台宗所立三种止观之一。既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而系任修一法,由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得无生忍。智依之说《六妙门》一卷。

[79]为《摩诃止观》所教示的法门,天台宗“观心”必修。将众多的“止观行”依其实行方式而分为四类,藉此四法,即可正观实相,住于三昧。(一)常坐三昧:又作一行三昧。依据《文殊说般若经》而修持,以九十天为一期,专心一意坐禅,系缘法界,观一切法皆是佛法,并专心称念一佛名号,令心意集中一处,观照真如法性。于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无间,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因仅修常坐一行,故又称一行三昧。(二)常行三昧:依据《般舟三昧经》所修的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无有间休(倦则立息,不可坐、卧),口常唱念阿弥陀佛,心忆观想阿弥陀佛,步步声声念念唯有阿弥陀佛,精勤不懈。若三昧成就,能于定中见十方诸佛显现于前,故又称“佛立三昧”。(三)半行半坐三昧:依据《方等陀罗尼经》、《法华经》所修的三昧,前者称“方等三昧”,后者称“法华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疾徐适中,旋咒已,端坐思惟,观实相之理,观毕复起旋咒,如此反复行之。“法华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为一期,修行的方法包括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绕旋、诵经、坐禅、证相等。(四)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种以外的一切三昧,亦即不局限于身体行仪上的行、立、坐、卧,而含摄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名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不拘期限,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前三种均为实相的理观,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于“事”、“理”二观,故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者。

[80]是天台宗修持止观法门的“前方便”,藉以开发善根,易得正定。概分为五类:(一)具备五缘:衣食具足、持戒清戒、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这是修习止观的基本条件。(二)外诃五欲:消除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等,摒除外尘的干扰。(三)内弃五盖:弃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虑等五盖,使内心不起障碍。(四)调和五事:调和身心,使之不饥不饱、不节不恣、不宽不急、不涩不滑、不沉不浮等。(五)勤行五法:精进不懈,进行五法:乐欲(乐观)、积极、正念、巧慧、一心。

[81]乃天台宗修圆顿止观于预备条件二十五方便修毕后,为正观对象之轨范的十种观法。用此十法,由因至果,故谓十法成乘观,略称十乘观法。十法之中,观不思议境为观法之本体之正观,上根者依此即足;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进而修第二至第七的观法;至于下根者,则更修第八以下的观法,亦即须修备十种观法。十种观法即:(一)观不思议境,即观凡夫于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备人生所有一切,三谛相互一体化,为不思议的妙境。(二)发真正菩提心,又称起慈悲心。修行者依初观未成功时,改发圆教无作的菩提心,为求菩提救度众生,立四弘誓愿。(三)善巧安心止观,又称“巧安止观”。善巧用止观,使心安住于真实的本性。(四)破法遍,即破除遍于一切诸法有所执著的心。(五)识通塞,于能破之观知通塞,识别情智的得失。(六)道品调适,又称“修道品”。即一一检讨三十七道品,而修其中适合行者的能力者。(七)对治助开,又称“助道对治”。修卑近、具体的善法,以为去除障碍的帮助。即开辟三解脱门,以对治障碍。(八)知次位,虽居凡位,然不起已登圣位的慢心,了知自己修行的阶段。即自善分别识知修证的分齐。(九)能安忍,对于内外的障碍,心不动摇能安忍,成就道事。(十)无法爱,又称“离法爱”。即去除对非真菩提的执著,而进入真正的菩提位。

[82]杜顺大师的《华严法界观门》记述“华严法界”的观法,即:(一)真空观:即观照“理法界”。谓观诸法本性即空。于此观法中,又可分为“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泯绝无寄观”等四种。(二)理事无碍观:即观照“理事无碍法界”。谓若仅观于“事”,则起世俗之心,而执著于享乐之境;若仅观于“理”,则起出世之心,而恐局囿于喜爱无漏小果之境。若“理”与“事”并观,则能达圆融无碍之境,心无所偏著,自能悲、智相辅,成就无住行,而证无住处。(三)周遍含容观:即观照“事事无碍法界”。谓以“事”望“事”,使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容;一多无碍,大小相容,玄妙而莫能测度。

[83]即“日出三照判”,用太阳照物的比喻,把佛陀一代教法分为三个时期:(一)日出先照时:旭日初升,先照射于高山之顶,比喻佛陀最初证悟,先以无碍智慧光明为圆根大乘菩萨转“无上根本法轮”,是为“直显教”,即《华严经》。(二)日升转照时:依所照先后,又分初转、中转、后转三时,依序射及幽谷、高原、大地平原;比喻佛陀为下、中、上三根人说法,接引不同的众生,属方便教。初转“小乘法轮”,名为“隐实教”,为钝根者所说的《阿含经》、《俱舍论》等四谛、十二因缘等教理,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中转“三乘法轮”,名为“引摄教”,如《方广》、《深密》等经,《瑜伽》、《唯识》等论,令彼声闻、缘觉二乘人等回小向大,学菩萨道。后转“大乘法轮”,名为“融通教”,如《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令彼利根菩萨转权为实。(三)日没还照时:日落之际还照高山,比喻佛陀于涅槃前开示的圆满教法,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为“开会教”,意即开权教显实教,会三乘归一乘,如《法华》、《涅槃》诸经,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四)三时与五教关系如下:日出先照时与日没还照时均为大乘圆教,日升初转时为愚法小乘教,中转时为大乘始教和终教,后转时为大乘顿教。

[84]五教之判,源自初祖杜顺和尚,由《五教止观》判分五教;二祖智俨继而于《华严孔目章》中,以五教判释佛陀一代教法;法藏大师更于《探玄记》、《五教章》中详述,大成华严一家的判教体系。(一)愚法小乘教:此教唯知“人空”之理,而不明“法空”之义。如《阿含》、《婆沙》、《俱舍》、《成实》等。(二)大乘始教:大乘中初门之教,广谈法相,少及法性,或明“破相遣执”,未尽大乘法理,属权教。又分“空始教”(言一切皆空,如《般若》、《中论》等)与“相始教”(言诸法性相,如《深密》、《瑜伽》、《唯识》等)。(三)大乘终教:此教说“真如缘起”法门,以及大乘实相,是对根机成熟者所说的教法,为大乘渐教中的终极教义。如《楞伽》、《密严》、《胜鬘》、《起信》、《宝性》等。(四)大乘顿教:不依次第阶位,顿修顿悟之教,离言绝相,一念不生,本来即佛。如《维摩》等。(五)大乘圆教:此明华严所立法门,一真法界,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事事圆融无碍。前四教是方便教,此教是一乘真实教,又开“同”、“别”二门。别教一乘是直显门,指《华严》教义;同教一乘是寄显门,指阐释会三归一的《法华》宗义。

[85]十宗的内容如下:(一)我法俱有宗:佛陀说五戒十善等法,以教化人天,顺俗情而未说“我空”、“法空”之理,故为“我法俱有”。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及部派中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及根本经部等属之。(二)法有我无宗:主张一切诸法通于三世,其体恒有、实有,并不执我。部派中说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等属之。(三)法无去来宗:主张过去及未来诸法,体、用俱“无”,惟现在诸有为法与无为法为“有”。部派中大众、说转、鸡胤、制多山、西山、北山、法藏、饮光部等属之。(四)现通假实宗:主张“过去”、“未来”无实体,“现在”的有为法中有“假”也有“实”;以五蕴为“实”,十二处、十八界为“假”。如《成实论》等。(五)俗妄真实宗:主张世间诸法但有假名,是虚妄;出世法与道相应,为真实。部派中说出世部等属之。(六)诸法但名宗:主张一切诸法唯有假名,都无实体,析有明空。一说部等属之。(七)一切皆空宗:主张一切诸法皆空、无相,即有是空。《般若经》及三论宗等属之。(八)真德不空宗:主张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德,迷、妄、染、净一切诸法,都从“真如”缘起;而真如之“理”,与万有之“事”,无碍镕融。《胜鬘》、《楞伽》、《起信》、《宝性》、《佛性》等属之。(九)相想俱绝宗:主张一念不生即佛,绝离一切言说,是语观双绝的法门。《维摩》属之。(十)圆明具德宗:圆满显现法界自体所具之德用的缘起妙理。《华严》属之。

[86]六相是对一物作六方面的考察:所成的法为“总相”,能成的法为“别相”,就能成的法而言,本质相等曰“同相”,作用不同曰“异相”;就依缘所成的法而言,缘具则生为“成相”,条件不足者为“坏相”。由此可知,“总”、“别”是诸法的“体”;“同”、“异”是诸法的“相”;“成”、“坏”是缘起的“用”。

[87]乃从十种层面说明法界缘起的深义。谓通达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原理,乃可进入《华严》玄海,故名“玄门”。又此十门相即相入,互为作用,互不相碍,相互为缘而起,故称“十玄缘起无碍法门”,又称“十玄缘起”。兹据法藏大师所立的“新十玄”说明如下:(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宇宙万有互为缘起而成立,同时相应,同时具足;“一”与“多”互为一体,过去含容现在、未来,亦联结于过去,无先后之别,无始无终,如“一滴海水,具百川味”,为“全体性”原理。这是十玄门的总说,余九门为别说。(二)广狭自在无碍门:说明在“事事无碍”法界中,就其空间而言,能小中容大,狭中容广,三千世界亦能入一微尘,而不失各物性能。如“径尺之镜,见千里影”,这是“超量性”原理。(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切万有,同时相应,自他互相容受,就其“用”而言,“一”中能容多,“多”中能摄一,一多相入无碍,然其体不同,不失一、多之相。如“一室千灯,光光相摄”,这是“相入性”原理。(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一切万法在本体上“空”、“有”相即。“一”即一切,故“体”同而不坏“差别相”;“一切”即一,故不坏差别相而体“一”。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这是“相即性”原理。(五)隐密显了俱成门:有关缘起的现象,隐密为里,显了为表;隐不离显,显不离隐,隐显同时。若以“一”为表,则“多”为里;若以“多”为表,则“一”为里,二者相互隐显。如是为表为里,隐显一体,故说“俱成”。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这是“表里性”原理。(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就缘起现象说明“相入”之理,特别着眼于“不坏自相”的特点。即以“小”入“大”、以“一”摄“多”,而大、小相互而不乱,亦不坏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如“玻璃之瓶,盛多芥子”,这是“各存性”原理。(七)因陀罗网境界门:森罗万象一一互相显发,重重无尽,如因陀罗网(帝释天宫殿中宝珠之网)无数明珠,互照互映,圆融无碍。如“两镜互照,传耀相泻”,这是“无尽性”原理。(八)托事显法生解门:深妙的理可托卑近的事法加以彰显,所托的事与所显的理无别无二,如“立像竖臂,触目皆道”,这是“具体性”原理。(九)十世隔法异成门: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一各有过、现、未三世,合为九世。此九世互融互入,摄入一念,总成一世,合九世与一念为十世。此十世,诸法不出“一念”,虽有时间之间隔,然而彼此相即相入,先、后、长、短,同时具足显现,亦不失长、短、前、后等差别,故名“异成”。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这是“超时性”的原理。(十)主伴圆明具德门:一尘生时,万法随之而生。任举一法,皆是宇宙的全相,而成主、伴的关系。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这是“主伴性”原理。

[88]四法界即华严宗的宇宙观,华严宗认为全宇宙系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则可别为四种层次:(一)事法界:指宇宙万物千差万别的现象。(二)理法界:宇宙万物虽异,然而真如本体只有一个——宇宙法界唯有一心而已。(三)理事无碍法界:现象与本体不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万事万物依缘而起,虽各有差别,但彼此有从多缘相助一缘者,有从一缘遍助多缘者,其“体”不二,其“用”互相交涉,故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事理圆融、性空平等、自他兼济,又称“无尽法界”。

[89]澄观于公元784年正月起,撰写《八十华严疏》,于787年十二月完成。当他完成六十卷《华严经疏》以后,特地举行一个《华严经》注解落成法会。在这个法会中,与会的高僧大德竟多达千余位,乃有“华严疏主”的美誉。

[90]《华严原人论》一书,主旨在破除儒、道二教及佛教中各派的“妄执”,究寻人类本源,谓依华严的意旨,一切有情本自具有灵明觉知之性,为无明妄想所蒙蔽而轮回生死。设若人心与佛心相契合,由此而寻回觉性,进入圆通无碍的妙境。

[91]性起为缘起的对称,乃“从性而起”的意思,亦即从“佛果位”的境界说明事物的现起。“缘起”为“依缘而起”的意思,亦即从“佛因位”的立场论说事物的现起。一切法随顺其真实本性而显现,并应众生的根机、能力生起作用,即为性起。

[92]真言即“陀罗尼”,意译为“总持”、“能持”,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

[93]意为“坛”或“坛场”。古代印度密教修行者修密法时,为防止众魔侵入圣坛,乃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立土坛,有时则在上面绘佛、菩萨像,做完法事后再消去。后人乃把佛、菩萨像绘在纸帛上,亦称“曼荼罗”。“曼荼罗”的设计图,一般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对称、有中心点,用以观想、产生宗教定力。密宗以“四曼荼罗”为“六大本体”上所呈现的差别相状,圆备诸佛的身口意三密。依《大日经》所说,“六大”所成的形象为大曼荼罗,是诸佛的身密;“印”,三昧耶曼陀罗,是诸佛的意密;“字”,法曼荼罗,是诸佛的语密;佛陀的德业,羯摩曼陀罗,是其余三曼的业用。广义而言,四曼涵宇宙万象;狭义而言,密宗曼陀罗即是以佛、菩萨、明王、天王、夜叉、人、非人等来表达事相。密教以此四种曼荼罗赅摄一切曼荼罗。

[94]即所谓“三密加持妙行”,系指行者手结印,口诵诸佛真言,心住三摩地,期己之身口意与诸佛的身口意相应,以达到即身成佛。三密可从三方面解释:(一)法佛三密:是如来自证的三密,六大法界的体相,总摄一切色法,森罗万象,是佛的“身密”;总摄一切音声,如溪声、水流、风涌,是佛的“语密”;总摄一切心法,是佛的“意密”。此三密尽摄一切万法的业用。(二)有相三密:行者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意观本尊入三摩地(意密)。意为佛的三密加持于行者身、口、意三业上,是为“三密加持”,期佛与众生互融,入于瑜伽境界。(三)无相三密:众生所有身、语的行为,内心所思考者,都是三密。行者经过长期修习,藉三密加持的作用,与佛的三密相契合,无二无别,当下就是“三密相应”,转此凡夫身而成就佛身。

[95]指观想自心化为具体的月轮、种子、金刚杵、莲花等,佛或法的象征,配合持咒,与佛性相应,由此渐入佛境的修持。此含摄“五相”修法:(一)通达菩提心:于理上通达自性本具菩提心,但为烦恼所覆,而观想自心如月轮住于轻雾(喻无明)。(二)修菩提心:观想自心离诸烦恼垢染,光明显现,有如轻雾消散后的满月。(三)成金刚心:为使菩提心牢固,继而于满月轮中观想莲花或金刚杵等,是名“金刚观”。次观金刚杵渐舒渐大,同于法界,此称“广金刚观”。次观大如法界的金刚杵,渐渐收敛,进入自心,此即“敛金刚观”。(四)证金刚身:行者将宇宙的一切收敛于心,与佛的三昧耶(金刚杵或莲花为表征)合而为一。(五)佛身圆满:至此位,前证“金刚三昧耶身”,转成相好具足的“本尊羯摩身”,自体和佛体合而为一,此即“即身成佛”的涵义。

[96]为密教供奉的本尊与最上根本佛。音译作“摩诃毗卢遮那”,又作“毗卢遮那佛”。密教主张“六大缘起”,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为一切万法的本体,诸法的根源,而周遍法界。宇宙万法的当体即是大日如来的显现,前五大,表大日如来的“理”,即“胎藏界”;“识大”,表大日如来的“智”,即“金刚界”;以智观理,以理显智,如是理智不二(金胎不二),即为大日如来,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德性,一切法界依此而建立。

[97]乃依据《大日经》而成立,阐述众生本自具足的如来清净理性,须由大悲哺育,方能显发。譬如胎儿怀在母胎内、莲花种子蕴含在花内,犹如胎藏,具有含藏、本觉、理、因等诸义,又名“因曼荼罗”。其理论可能承自《华严经》,主张在现实事相上直观宇宙真相。

[98]乃依据《金刚顶经》而成立,旨在表现如来内证的智德,其体坚固,不为外物所摧。密教据此成立金刚界曼荼罗,俱有智、果、始觉、自证等义,又名“果曼荼罗”。

[99]时轮密法成立的年代推断最早为1027年,内容系了义的般若(母怛特罗)与方便(父怛特罗)的双入无二,以实现真实的智慧为最高目的。实现的方法为观察宇宙的结构与活动,即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其迁流变化,并控制与此对应的人体脉管、轮、气息的迁流变化,以期达到究极合一的境界,故提供了天文学上有关历学的记述,为此密法本质上的重要性。

[100]系以双修大乐及瑜伽观法为基础,其代表经典为密集、胜乐轮、时轮等。

[101]学密之前,必须要有深厚的显教教理作基础,如西藏佛学院,学密之前必须以十年以上的时间修学五部显教大论:(一)《现观庄严论》(6—7年);(二)《入中论》(2—3年);(三)《俱舍论》(2—3年);(四)《释量论》;(五)《戒律本论》(2—3年)。学完五部大论,对于修学的次第及中观空性的正见有所认识之后,再修学密法,则不致于被境界外相所迷惑,而生起我慢心以及各种与烦恼相应的邪行、邪见。

[102]即以水灌洒头顶,原为古印度继承王位的仪式。又据《华严经·十地品》载,菩萨进入第十地法云地时,诸佛以智水灌其顶,作为受法王职的证明,称为“受职灌顶”,后来发展为佛教皈依入门的仪式。

[103]一般密宗的修法,主要由三大部分所构成,即:加行、正行、后行。“加行”是“正行”的基础,亦称“前行”,是修持一切密法的基础。加行修满后才能进入“正行”,开始修行本尊法仪规,并以“后行”回向。四加行的内容如下:(一)四皈依法:即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佛法僧三宝,以坚定行者对上师及三宝的信心。其修法是念诵四皈依咒,并观想上师及空中三宝诸尊融和为一,化为五色大光明,灌满行者全身。(二)大礼拜法:以五体投地方式作大礼拜。(三)献曼荼罗法:行者透过身结手印、口诵真言、心意观想,以供奉上师和三宝等。(四)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法:结手印,念诵百字明咒,同时观想空中金刚萨埵化为光明灌入行者全身,融和为一。

[104]五部无上金刚法即: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密集金刚、欢喜金刚。此外,另有空行母的“乐空双修法”。

[105]九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作瑜伽乘(事部)、方便瑜伽乘(行部)、瑜伽乘、大瑜伽乘(生起大瑜伽)、随瑜伽乘(教阿耨瑜伽)、无上瑜伽乘(大圆满阿底瑜伽)。其中,声闻、独觉、菩萨乘为第一部,属显教,为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所说,称为共三乘;作瑜伽、方便瑜伽、瑜伽乘为第二部,属密教,为报身佛金刚萨埵及大日如来所说,称为密咒外三乘或外密乘;大瑜伽、随瑜伽、无上瑜伽乘为第三部,乃法身佛普贤所说,称为无上内三乘或内密乘,此为宁玛派独有的密法。依此显密九乘循序修习,而以无上瑜伽中的喜金刚法为最究竟。

[106]三士道是一个大乘行者的修行阶段与过程,不可忽略任何一士道。(一)下士道:具有人天属性,厌三恶趣苦而深信因果,皈依三宝,行五戒、十善,只求解脱个人一时的苦难,以人天乘的利乐为目的。(二)中士道:具有声闻、缘觉属性,但求个人的生死解脱而思惟四谛、十二因缘。(三)上士道:具有大乘属性,发菩提心,修四摄法、四无量心、六度万行,渐入佛地。依显教教理修持为基础后,更依密乘“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达到平等不二的境界。

[107]详见本书第八章之密宗。

[108]据传毗卢遮那佛将金刚界、胎藏界二部的灌顶法,传授给上首金刚萨埵,令其结集《大日经》、《金刚顶经》,藏于南印度铁塔中,待人弘传。公元3世纪左右,龙树开启铁塔之门,亲礼金刚萨埵,受二大部法,故为密宗开祖。

[109]元以前,蒙古王朝与藏传密教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元世祖忽必烈尊奉萨迦八思巴为国师,令造蒙古文字,以利佛典翻译及经咒学习,随着元朝的迁都燕京(今北京),藏密东传,密教遂盛行于宫廷之中。明朝继元朝之后,采取“以僧化俗”的策略来治理西藏,广封法王,重要者有八大法王,即: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大慈法王、阐法王、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辅教王等。清朝曾册封四大活佛,这几位活佛的转世,加强密教的普及与盛行。

[110]1985年6月23日,“中华汉藏文化协会”在台北正式成立,星云当选首任理事长,历任六年后,复应聘为荣誉理事长,至1998年8月1日第五届会员大会再度被推选为理事长。1986年12月26日,“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在佛光山举行,主题是“显密融和与世界文化发展”,世界各国学者专家三百余人参加,密教四大法王共同莅临,星云并于会中发表主题演说“显密融和”。31日起,在台北举行“祈求世界和平显密大法会”三天。1989年7月15日,在佛光山美国西来寺举行国际显密英文佛学座谈会,主题是“加强对显密佛学的认识”,星云应邀发表主题演说。1993年1月1日,“佛光山禅净密三修万人献灯法会”首次在彰化举行,由星云演讲禅、净、密三宗的修行方法,有一万多人参加,以后每年分区举行,持续至今。

[111]有关“禅”的起源,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说:一日,佛陀在灵鹫山,时有大梵天王,为令今世、后世众生获得利益,以金婆罗华献佛,舍身为床座,恭请佛陀为众生说法。佛陀登座,拈华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大众皆面面相觑,无法会意。唯有迦叶尊者当下灵犀相应,破颜而笑,于是佛陀开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如是,禅在“拈花微笑”——师资心意刹那交会之间传了下来。

[112]菩提达摩入道之途,不出理入与行入。理入,谓藉由经教体悟佛的境界,深信众生皆有佛性,但为客尘烦恼所覆蔽,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则无自无他,圣凡等一,坚住不移,此即与理相契,无有分别,寂然无为,称为理入。理入属于教理的思惟,要求舍伪归真,认识、解决问题;行入属于教法的实践,教人去掉一切爱憎情欲,依佛教教义实践。

[113]行入,即:(一)报冤行,谓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此系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而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谓众生无我,皆由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三)无所求行,谓世人长迷,处处贪着,称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愿乐,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名“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称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

[114]一行三昧又作“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乃定心观法界平等一相的三昧。入此三昧,则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为平等无二,无差别相,故于行、立、坐、卧等一切处,不动道场,当下即是。此禅之旨趣,系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烦恼,具足无漏的智性,且此种清净心与佛无异,此心即佛,故宗密称之为“如来清净禅”(略称如来禅),并以之为达摩门下相传之禅,并判摄为“最上乘禅”。自中唐以后,禅宗因盛行以棒喝、坐禅等方式接化众生,又当时如来禅仅滞于义解名相,而未至达摩祖师西来所传的真禅味,故仰山慧寂禅师另立“祖师禅”的名称,以此为达摩所传的心印,表示祖祖相传、以心印心的意思,以别于教内其他诸禅。

[115]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

[116]东山位于湖北黄梅的双峰山,原称“冯茂山”(又称“冯墓山”、“冯母山”),位于县境之东,故名。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皆住此山接引学人,举扬禅风,世称其所传禅法为“东山法门”,又称“东山净门”。其教法以指导初发心者为主,具有渐悟的倾向。唐上元二年(675年)弘忍示寂,门人神秀等葬其遗骸于此,故亦称“五祖山”。

[117]主张以坐禅观心为主的五种禅要,即:知心体、知心用、常觉不停、常观身空寂、守一不移等。

[118]六祖惠能认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识心则能见性,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说,其理论与实践都将禅宗具体的中国化,是为南宗禅。神秀认为佛性虽人人本具,但为客尘所覆,需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主张渐修渐悟,是为北宗禅,此为禅宗史上“南顿北渐”之说。

[119]惠能的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至为杰出。其中,荷泽神会开“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

[120]“牛头禅”又称作“牛头宗”。宗祖法融于江宁牛头(首)山的石室枯坐,感百鸟衔花之瑞。唐贞观年间,四祖道信闻之,前往付其法,法席大盛,自成一派,与同出师门的五祖弘忍“东山宗”并立,特称为“牛头宗”。法融以“欲得心净,无心用功”为要旨,据宗密的《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载:“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中略)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牛头宗于唐代盛极一时,至宋代以后则法脉不振。

[121]五宗七派各立门户,各有接引后学家风。所谓家风,乃指祖师接引后学的权宜之法。古人评论五家家风如是:“曹洞叮咛,临济势胜,云门突急,法眼巧便,沩仰回互。”此外,百丈的“是什么”、无业的“莫妄想”、赵州“吃茶”、云门“胡饼”,皆是典型的接引家风。五宗七派的成立次第如下:(一)沩仰宗:南岳怀让从六祖受心印后,住般若寺,度马祖道一。马祖道一举扬禅法于江西龚公山,开棒喝竖拂之禅风,世称“洪州宗”。马祖创建禅刹,百丈怀海订立清规,禅宗始脱离禅僧寄住律寺之制。百丈门下有黄檗希运、沩山灵佑等得意弟子,其中,沩山灵佑独栖潭州(湖南),参学者多达一千五百人,门下以仰山慧寂为最著名,此系即称沩仰宗。沩仰宗家风温和,《人天眼目》云:“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尔欲捧饭,我便与羹;尔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二)临济宗:百丈怀海的弟子黄檗希运门下有临济义玄。义玄设立三玄三要、四料简等接化徒众,机锋峻严,门徒众多,蔚成临济宗。临济应机多用喝,“喝”,始于马祖接百丈,同为以心印心,无言之教。临济入室便喝,家风猛烈,五祖法演谓临济家风为“五逆闻雷”之喝,一喝之下,如五逆罪人为雷所劈。(三)曹洞宗: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撰《参同契》,与马祖并称当世二大龙象。希迁传药山惟俨至洞山良价,再传曹山本寂时,创曹洞宗。其家风一敲一唱,回互绵密。《人天眼目》卷三云:“曹洞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四)云门宗:石头希迁门下的另一支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经德山宣鉴、雪峰义存,至云门文偃创云门宗。以“截断众流,不容拟义,凡圣无路,情解不通”为接引家风。(五)法眼宗:与云门文偃同一师门的玄沙师备,传罗汉桂琛,其弟子法眼文益,住金陵清凉寺,以“六相”及“四料简”接引后学,创法眼宗。此宗高僧辈出,如天台德韶被称为智再来;永明延寿撰有《宗镜录》,重视教学;永安道原著《景德传灯录》,明示达摩禅的系谱。“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乃法眼家风。(六)黄龙派:宋代时,自临济义玄,七传至石霜楚圆,门下黄龙慧南、杨岐方会复各衍出黄龙、杨岐二派(二宗皆以严峻家风闻名,时人以龙喻慧南,以虎喻方会),而与曹洞、云门等宗并立。黄龙派后来由荣西传至日本,开日本临济宗之端。(七)杨岐派:杨岐派自杨岐方会开宗立派后,陆续有五祖法演、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等大扬禅旨,蔚为禅的主流。

[122]我国禅宗自六祖惠能之后百余年间,禅者仅以道法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于律宗寺院,龃龉时生。马祖道一不局于旧制,别立禅居,开创丛林,以安禅侣。其法嗣百丈怀海,折衷大小乘经律,制定清规,成为后世丛林修持的典范。自此,丛林之制于焉大备。其后,经唐末五代,至宋代,丛林建置益臻完备,禅众亦以集中居住为常,名德住持的丛林,多在千人以上。

[123]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即以慧来鉴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默照禅重视观心、看心、凝住壁观,主张以“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的态度来坐禅。看话禅的关键在“疑”,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例如参“念佛是谁”、“无”等,于上生出疑团,大死一番,方能大彻大悟。看,见的意思。话,公案的意思。即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或作“参公案”。此禅风先慧后定,与默照禅的先定后慧大异其趣。宋代大慧宗杲极力主张专门参看一则话头,后之临济宗皆奉为圭臬。尔后其风益盛,如明代中峰明本特为揭橥麻三斤、柏子树、须弥山、平常心是道、云门顾、赵州无等古公案,颇影响一代的禅风。明、清以至于今,此禅风犹未绝。此外,宋代以后,禅净合习的思潮甚盛,以“阿弥陀佛”四字为公案的风气极盛一时,此亦为看话禅的一种。

[124]人间生活禅的禅风,即:禅修思想,在于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禅修内涵,在于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不变随缘,慈悲喜舍。禅修生活,在于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依戒生活,知足澹泊。禅修精神,在于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担。禅修运用,在于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触处皆道,机趣无限。

[125]西方净土,乃净土宗所特别重视者。净土,指由菩萨所修的因行而感果报的报土;或指佛为救度众生而假现的应化土;或指位于西方,经过十万亿土,于彼方实有的净土;或更指于众生心中所现的净土等,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净土宗认为净土系于西方实在的报土,生于此净土者能受诸乐,《往生要集》卷上举有十乐:(一)圣众来迎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来迎,引导至净土。(二)莲华初开乐,托生莲华,往生净土,故于莲华初开之际,可见净土的庄严。(三)身相神通乐,可得三十二相之身与天眼等五种神通。(四)五妙境界乐,可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胜妙。(五)快乐无退乐,受乐无穷。(六)引接结缘乐,从前结缘的恩人亲至净土迎接。(七)圣众俱会乐,众多菩萨俱会于一处之乐。(八)见佛闻法乐,得见佛闻法。(九)随心供佛乐,随心供养十方诸佛。(十)增进佛道乐,修行精进,终得佛果。

[126]净土方位、庄严情形、住民种别,依诸经所述,各有差异,系由因位发愿的不同而产生。《阿閦佛国经》卷上、《放光般若经》卷十九、《无量寿经》卷上等,均以净土乃诸佛于因位行菩萨道,发愿严净佛土,成就众生,积功累德所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则谓心净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佛所见清净,即成无量功德庄严。《法华经》的灵山净土、《华严经》的莲华藏世界、《大乘密严经》的密严净土等,即以“心净土净说”为本。至于他方的净土,则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阿閦佛的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兜率净土等。

[127]四十八愿依阿弥陀佛摄取对象的不同,可略分为三类:(一)摄法身愿:系阿弥陀佛成就法身之愿。(二)摄净土愿:系阿弥陀佛成就依报庄严之愿。(三)摄众生愿:系利益众生之愿。

[128]三辈往生的条件:(一)上辈往生:出家修道,上求下化,专念弥陀,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迎接,莲华化生,得不退转,智光庄严,神通自在。(二)中辈往生:发菩提心,专念圣号,修善积福,奉持斋戒,供养三宝,所有功德,回向西方。临命终时,化佛来迎,住不退地,具福德智慧。(三)下辈往生:发菩提心,称佛名号乃至十念;或闻法深信,乃至一念愿生彼国。临命终时,梦见弥陀,系愿往生。

[129]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即:信——信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以及念佛决定往生。愿——回向、发愿往生彼国。行——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积聚善趣福德因缘。

[130]《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福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也就是西方净土成就的正因。

[131]十六观行中,第一观至第七观属“依报观”,分别是日想观、水想观、宝地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第八观至第十三观属“正报观”,分别是像想观(粗想极乐世界相状)、真身观(佛身观)、观音观、势至观、自往生观(观自身生于极乐世界)、杂想观(观池水上丈六金身的佛菩萨)。第十四观至第十六观说明依行持不同,于临终时,诸佛圣众迎接往生的情景互异,分别是上品生观、中品生观、下品生观,每品各分上、中、下生,共计三辈九品。上三品是着重于“能解第一义”的修行者,其往生后以证“无生法忍”为目标;中三品是能持戒、行善而遵循人间伦常道德者,往生后以先证得“阿罗汉果”为目的;下三品是虽曾行恶、犯戒,然因得遇善知识,而闻佛经或佛名者,往生后,在渐熏渐修下,发无上菩提之心。十六观的主旨在于借助观想,来达到除恶灭罪,往生净土的目的。

[132]全名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系世亲依《无量寿经》所作,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以求生西方净生。

[133]慧远大师隐居于庐山东林寺,三十余年不出山门一步,构筑龛室,立图写佛影,日夜率众修行,道俗闻风云集,于是与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等缁素一百二十三人于般若台上,阿弥陀佛像前,共结白莲社,立誓往生西方,期生净土。刘遗民修念佛三昧,常于定中见佛;慧远一生中亦三见圣容,亲见弥陀告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七日后,汝当生我国。”

[134]昙鸾大师家近于五台山,常闻神迹灵异之事,十余岁即登山出家。苦节力学,精通诸经。尝读《大集经》,为之注解,书未成即染疾,遍求不治。一日,忽见天门洞开,其疾顿愈,乃发心求长生不死之法。闻人传言仙方之学可长寿不老,乃往江南,于句容山访陶弘景,从之受仙经十卷。归途过洛阳,谒菩提流支,受得《观无量寿佛经》,乃尽弃仙学而专修净土。

[135]凡依经教圣道,在此土积累功勋,断惑证真,修行“难忍能忍”,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者,为“难行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念佛名号,乘佛愿力,便得往生清净国土,仗佛神力,终得不退转,此则为“易行道”。

[136]《观无量寿佛经疏》,通称《观经四帖疏》。乃解释他力信仰的要义,主张一切善恶凡夫皆可依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他力法门),以称名念佛为正业(正行),以读经、礼拜、赞叹、观察为助业(杂行)。并强调如能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于行、立、坐、卧间,不问时节久暂,皆念念不舍者,即可往生净土(易行道),此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阐发净土教相、教义的根本典籍。

[137]慈愍慧日三藏以西方净土一门为出离生死的快捷方式,故提倡称名念佛法门。上至尽形寿,下至十念,念佛必定往生净土。净土宗承远、法照、飞锡等法师继承其说,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的禅门,极力排斥禅者的空腹高心。于是,中国净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常识性理论派”,善导系统——“体解信仰的佛愿派”,慈愍系统——“不舍万行的妙有派”。

[138]法照大师模仿《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出五音声,而定五会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羡净土。此仪式每集合音声优美的道俗数人,威仪齐肃,分为五会,依五种高低缓急的音调而念佛。第一会以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第二会以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急非缓念,盘旋如奏乐;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转成“阿弥陀佛”四字佛号,急声加速念。此五会念佛颇具调摄身心之效,流传至今。

[139]《四料简》为:“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140]永明延寿大师主张禅净双修,宋代僧俗承其遗风,大行此法,净土念佛法门广受他宗奉行,如天台宗多有信奉净土及解义者,以宋代四明知礼所撰《观经疏妙宗钞》最著,其约心观佛说,即是台净融和论,向为台家所重。元代以降,禅净双修之风流行愈广,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法师皆归心西方。至明代,楚山绍琦、空谷景隆、一元宗本、云栖祩宏、憨山德清、鼓山元贤等诸法师,相继倡说禅净合行。

[141]莲池大师主张:若念佛至一心不乱,念而无念,则自性即是弥陀,当下即为净土,与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殊途同归。此论不仅调和禅净二宗长久以来的互斥,更达到“透禅融净”、“二宗平等”的境界。

[142]净土宗祖师修持念佛法门,据传多有感应事迹,如:善导一生戒行精严,至诚念佛,时有瑞相感应,乃至念佛口中放光,被尊为“弥陀化身”、“光明和尚”,度化甚众。四祖法照大师专修念佛三昧,感得钵中见五台胜境,文殊、普贤二大菩萨赞叹宣说念佛法门,又舒金色臂摩其顶,谓大师以念佛力将证菩提正觉。五祖少康大师,于新定化人念佛,后建念佛道场,逢斋日,集信众三千共修,每念一佛号,口随出一佛,时人皆谓“后善导”。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勤修净业三年后,于禅观中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遂得无碍辩才。八祖莲池大师尝被村民请予祷雨,师曰:“但知念佛,无他术也。”遂持木鱼循田念佛,所到之处,时雨如注。十二祖际醒大师临命终时,见诸佛圣众亲迎,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众闻异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发白变黑。十三祖印光大师,于念佛声中往生,如入禅定,笑容宛然。荼毗后,顶骨裂成五瓣莲花,五色舍利数千。

[143]集录历代相信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净土的传记有:后唐道诜删补的《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北宋戒珠的《净土往生传》、北宋王古的《新修净土往生传》、南宋陆师寿的《新编古今往生净土宝珠集》、明代祩宏的《往生集》、道衍的《诸上善人咏》、清代彭希涑的《净土圣贤录》、胡珽的《净土圣贤录续编》、瑞璋的《西舫汇征》、咫观的《修西闻见录》等。

[144]明持,谓出声称念佛号,行者念佛时,若昏沉欲睡,或妄想散乱,可高声唱念。默持,是唇动但不出声,唯持圣号于心中,了了分明,可于二六时中行持。半明半默持即金刚持念法,念佛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观想念乃持名念佛与观想念佛的综合。追顶念,以金刚持念法,紧密持念,一字追一字,一句顶一句,声声追顶,无稍休息,努力直前。礼拜念,即边念佛,边礼佛。记十念,以念珠计数念佛以达专心。十口气念,是以追顶念法,尽一口气念佛号,如是十次,名为十口气。

[145]七论,是指说一切有部的根本七论,称为一身六足论。《发智论》,异译为《八犍度论》,义门完备,喻之以“身”,称为身论。内容主要是将经中所有要义,用种种阿毗达磨形式加以解释,如释义、分别法门等,在各种阿毗达磨中,此论最详细,全面阐述有部的基本观点,并兼论当时部派佛教间论诤的各类问题。六足论,义门稍狭,故称足论,前三论造于佛世,后三论乃后代论师的作品,分别说明如下:《集异门足论》:舍利弗造,二十卷,以注释《长阿含·众集经》为主,解说一法乃至十法的各种佛教术语,可说是有部《阿含经》的延伸。《法蕴足论》:大目犍连造,十二卷,此论选取《阿含经》中十二种主要教说,逐一加以解释。《施设足论》:大迦多衍那造,主要叙述《长阿含·起世经》的思想,详细论证、分析阿毗达磨的宇宙观、世界观,是有部中期所出现的论著。《识身足论》:提婆设摩造,十六卷,主要是对心识活动的分析。《界身足论》:世友造,三卷,论中对于心与心的作用,作了详细的分析,是有部的理论基础,与上座部的《发趣论》相通。《品类足论》:世友造,十八卷,论中提到的五位、九十八随眠,是有部独特的理论。

[146]系《阿毗达磨发智论》的注释书,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内容引述许多不同学派对《发智论》的解说,有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对当时印度各部派与外道的观点进行批驳。

[147]又称作三科,是一切诸法的分类方式。蕴指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处指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界指十八界,即前十二处,再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三科的假合,才有一切生活的运作,因而三科的安立,是为破实我的执著而有。

[148]俱舍宗对一切万有诸法的分类方式,计分五大类: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共七十五法。

[149]指因缘和合而生,有生灭变化的现象。

[150]说一切有部将一切法分类成七十五法,为了说明彼此间相互关连的因果关系,因而透过“六因、四缘、五果”,来说明宇宙世间运作的因果法则。六因,指能作因(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或能助他生起者)、俱有因(即互为因、互为果,因果同时的意思)、同类因(前念因对后念果,为同一类的法,如善因得善果)、相应因(针对心心所间的因果关系而立)、遍行因(遍一切杂染法,而能生起烦恼的原因)、异熟因(异类而熟的意思,如恶业或有漏善业为因,却招感无记的果报)。四缘,即因缘(又称亲因缘,是法生起的主因、主要条件)、等无间缘(又称次第缘,仅适用于精神现象,乃认识活动得以发生的条件,指前念心是后念生的因缘)、所缘缘(略称缘缘,指心心所所攀缘的一切对象,如眼必以一切色为所缘缘)、增上缘(有助于或无碍于法产生的原因条件)。五果,乃指增上果(依能作因的增上力所得的结果)、士用果(又称士夫果。由俱有因、相应因作用所感的结果。指人使用工具造作各种事情,所得的结果)、等流果(又称相续果,由同类、遍行二因所生的结果,指后起的果和前因,在性质上相似)、异熟果(又称报果,乃异熟因所招感的果报)、离系果(又称解脱果、涅槃果,系由吾人的智力而脱离诸烦恼的系缚所得,此果唯是圣人所得)。此因、缘、果运作关系如下:

[151]指众生世间,乃五蕴所成的一切众生,能居的正报。

[152]指山河大地、日月光明等众生所依止的生存环境。共分为三类:即欲界(贪欲众生所居之处,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色界(指去除欲界秽恶之色的微妙清净色质)、无色界(有禅定,无色相),以上称为三界。《俱舍论》中进一步说明宇宙是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世界,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宇宙间有无量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

[153]三界五趣,指有情轮回转生的去处。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趣是地狱趣、饿鬼趣、傍生趣、人趣、天趣。四生,指有情轮回转生的四种方式,即胎生(从母胎而生,如人、马、猪等)、卵生(由卵孵化成而生,如鸡、鸭)、湿生(从湿气而生,如霉菌、蚊虫)、化生(生无所托,唯依业力而生起,如诸天、地狱等众生)。

[154]把有情流转生死的状况,借着因果关系而加以说明,即十二因缘:(一)无明:为宿惑位,起自“过去烦恼”而至“中有”的最后念。(二)行:由无明而造作善恶诸业。(三)识:无明结合行、心识作用,而托生母胎的初念。(四)名色:入母胎后,第二念生起以后的四周间,是精神(名)与物质(色)逐渐生长阶段,泛指身心。(五)六入: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渐次长成于胎内完备时期。是六种感觉器官,是领纳六尘的机构。(六)触:出胎后至二三岁之间,只有单纯的知觉作用,尚不知苦、乐、舍三受。(七)受:四五岁至十二三岁间,对于“境”能领纳,生起乐受、苦受或舍受等作用。(八)爱:十四五岁后,贪爱心渐次旺盛,于“财、色”起贪爱执著。(九)取:青春期以后,贪念增上,执取之情更盛,往往不辞任何辛苦,执取不休。(十)有:因爱、取,造下善恶诸业,由此招感未来果报。(十一)生:以现在的爱、取、有,而生未来果报的现生“识”位。(十二)老死:因衰老而至死亡。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的关系如下:

[155]指身见(有我、我所有者的见解,即执著五蕴假合的身为实我身;执著我身边诸物为实我的所有物)、边见(以我见为基础而起的妄见,如常见、断灭见)、邪见(无因果者的见解,或一切不正当的见解,包含其他四见在内)、见取见(固执自己的恶见,如不是真正证果的因,却误以为是真实证果的因)、戒禁取见(指就戒律等而起的谬见),以上称为五利使。贪、瞋、痴、慢、疑,以上称五钝使。这十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的状态,犹如睡眠,故称随眠。

[156]指实我见,指坚持吾人身心有“常一主宰”的存在,在支配我人,名即蕴我;或谓离开吾人身心,另有一主宰驱使我人的意志,名离蕴我。一般人所执著的灵魂、印度数论派的神我论、胜论派的实句义、犹太教的耶和华等,皆属于实我见的范围。

[157]《成实论》的立场系采取“二世无论”(过去及未来)、“性本不净论”、“无我论”等,主张人、法二空。全书的教说不仅网罗部派佛教(小乘佛教)重要教理,也含有大乘的见解;又多立于经量部的立场,以排斥说一切有部的解释。《成实论》各品内容梗概如下:发聚:共三十五品,先论述佛、法、僧三宝,后说造论的理由及四谛法义,并列举有关“有相”、“无相”等十种重要异说,以明示本论的立场。苦谛聚:共五十九品,说明五蕴的苦,并详叙色、识、想、受、行。集谛聚:共四十六品,说明苦因与业、烦恼。灭谛聚:共十四品,谓灭尽“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可达于涅槃的境界,为本论独特的见解。灭三心首先于闻思慧中,观诸法从众缘生,但有假名,实无我、无我所,则假心灭;次于修慧中,见“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则法心灭。后于灭尽定或无余涅槃位中,以重空义并灭空心,达真空无相。如此三心都灭,则具足无我,入于离言绝相的真空,诸业、烦恼由此无依止处,故永不复起。道谛聚:共四十八品,说明灭苦而实现涅槃的方法,为禅定与智慧。其中,智乃空无我的真智,是灭烦恼后所得者。此外,复言及空与无我的实践。

[158]“三教五时”是成实师共同的判教,《大品经游意》中记载:“成实师云:佛教不出三:一者、顿教,如《华严》大乘等也;二者、渐教,如四阿含及《涅槃》等也;三者、偏方不定教,如《胜鬘》、《金光明》、《遗教》、《佛藏经》等也。”渐教的内容又可分为五时:一、三乘别教:即为声闻说四谛,为辟支佛说十二因缘,为大乘说六度的个别教,如《阿含》。二、三乘通教: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经》、《成实论》。三、抑扬教:赞扬菩萨乘,抑挫声闻乘之教,如《净名经》、《思益经》等。四、同归教:开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之教,如《法华经》。五、常住教:主张佛性常住之教,如《涅槃经》。于此,判《成实》为大乘教。

[159]开善寺智藏,聪敏谦和,敕住兴皇寺,梁武帝时崇仰其智德,复敕住开善寺。曾上书劝止武帝拟自任白衣僧正之举,帝礼为菩萨戒师;提出新本《成实》,形成“新实”,引起三论宗法朗的护三论之辩。撰有《成实大义记》及《成实义疏》,曾为研究《成实》的权威,惜已散失。庄严寺僧旻,于《成实》法筵中议论清逸,令听者大为折服,备受齐朝帝室文惠太子及文宣王礼遇。二十六岁于兴福寺主讲《成实论》,僧信千人,高竖法幢,慕其名者不远万里来访。梁武帝天监末年于庄严寺大转法轮,盛况非常,讲堂不敷使用,因而增建。师振兴道安大师以后久废的讲经前诵经之风,且常事放生、赈济之举。光宅寺法云,善说经论,汇《法华经》要义作《成实义疏》,其思想学说影响天台、三论各宗甚巨。梁天监七年为武帝之师,并奉敕为光宅寺主,后敕为大僧正,曾设千僧会于同泰寺。此外弘传《成实》者尚有:警韶,一生弘讲《成实》五十余遍;智脱,受陈、隋王室迎往讲论;智琰,讲说“新成实”,陈、隋时代被誉为佛门栋梁;陈朝大僧正宝琼,讲《成实》九十一遍,并撰《成实论玄义》。

[160]成实宗观“人”、“我”都是由五蕴聚集和合而成,在“人”、“我”身心中并无“人”、“我”实体。如以瓶喻五蕴,水为实我,今瓶中无水,唯有空瓶,表五蕴中无有实我,称为“人空观”。复观五蕴亦无实体,如瓶乃水土和合,万法如幻,此称“法空观”(无我观)。《成实》以“析空观”将存在的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如分析人乃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要素所构成,分析色法至极,或分析心法至于一念,而依此分析的结果,观人、法二空的道理。大乘“体空观”,意谓一切存在的本身即是空,所以不须分析,当体即空,此乃就诸法本身,体达其如梦幻的本来空,亦即不坏诸法的存在而观空。

[161]《成实论》对四谛的解说如下:(一)苦谛:《四谛品》说苦谛的内容含摄有三界、四生、六道、六触、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在《色相品》中,独说五阴是苦谛,因为五阴是受身因缘,身为众苦的聚集。(二)集谛:说明苦果的原因是业及烦恼,此业及烦恼亦是后身因缘。如《无明品》说:“随逐假名,名为无明。如说凡夫随我音声,是中无我、无我所,但诸法和合,假名为人。凡夫不能分别,故生我心,我心生即是无明。一切衰恼皆由无明。所以者何?从无明生贪等烦恼,从烦恼起不善业,从业受身,受身因缘得种种衰恼。”(三)灭谛:成实宗以灭为第一谛,所谓灭,就是灭三心,如《假名品》云:“灭三种心,名为灭谛,为假名心、法心、空心。”(四)道谛:《四谛品》说,道谛者,谓三十七助菩提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162]五位八十四法,列表如下:罗波那:现奇特为利养故,口悦人意。现相:欲得他物,表欲得相,如言此物好等。憿切:若为呰毁此人故,称赞余人。单致利:若有人喜睡病,名单致利。初不调:不知调适饮食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