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一家媒体

比赛结束后,媒体报导这场比赛,当然,只有一家媒体,那就是《牛津邮报》。

在第二天早晨,二世晨练回来,难得的转了一个弯,也买了一份《牛津邮报》看看。但是二世在家看到《牛津邮报》主题的报道,二世又一次难得的,脸红了。

为啥二世脸红呢?那是《牛津邮报》体育版面狠狠把二世誉为天才,还发起人肉搜索,留下悬念,令人遐想,吊人胃口呢?

但是这个有什么脸红的呢?问题是二世看完《牛津邮报》对本场足球赛二世的描绘报道,给二世一个感觉,那就是,小牛在天上飞——这也太能吹了。

三张照片,都是本场比赛时拍摄的,边路带球狂奔的侧身照,防守对方球员半侧身照,还有一张竟然是在二世射门后庆祝弯弓射大雕的动作背面照片,没有一张是正面照,品字形就占了七分之一报纸版面,然后标题大大的三个单词和三个惊叹号:谁!是!他!

下面是一行又是放大的排版的字:他,帽子戏法;他,被誉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他,接触足球到专业足球训练了不到二个月。

天才?

他是谁?

这就是这篇报道最后结尾,算作点题吧!

但是读者看后郁闷呀,感觉捡到一个红包后,乐滋滋的,打开一看,啥都没有,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是幸运呢,还是不幸?

因为后面就什么都没有了,报道到此为止。

这让人不禁翻遍整个报纸,但找不到丝毫信息。

就这样三张不是正面照片,一个亚洲半张面孔,一个头黑色头发,很是显著,其他的文字都是寓意、询问。

报纸的读者看了,心想,问问他是谁呢?我还想问问你,他是谁呢?

你说读者看后会不会发怒?

不过,二世看后没有发怒,二世就脸色发红。

二世知道这是在报导谁呀,那就是自己。看到那一点点透漏出来的信息,寓意不言自明,二世脸不由得腾的就红了。

脸红归脸红,不过二世心里还是感觉如同灌了蜜一样,很甜的。

二世抚摸着蹦蹦跳的心,继续看《牛津邮报》后面的报道。

首先二世看到的就是下在文字中间的大幅插图,看着让人心暖。

《牛津邮报》后面报道的内容,主要就是球队本场比赛的花絮和评点。但是在文字报道中央一幅插图,那是一张,一群球迷观众,手牵手,排成一条队的照片插图,其中部分人脸清晰可见。

报纸正文大部分就是报道这场比赛球迷手牵手排队的起因。那是因为昨天得比赛,到现场看球的球迷太多了。但是南郊公园的运动场的维护网实在太破旧了。为了防止意外,保证看球的球迷观众和现场踢球的球员的安全,实在是没有办法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下去进行这场比赛。就在这为难时刻,球迷,现场的球迷自发组织起来,手拉手,心连心,和谐的让本场比赛进行下去了。

报道和照片,让人看后感慨不已,现场球迷素质如此之高,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人发现而已。

可以说《牛津邮报》正在宣传正能量。正能量虽然不一定吸引大众眼球,但是一定能抓住大众的心。

后面《牛津邮报》开始发表自己的感谢,感谢球迷观众,感谢警察,感谢公园管理人员,感谢两队球员。

一大堆感谢,也不知是真的感谢,还是凑字数、充版面。

二世看完报纸,也被报纸弄糊涂了,这个编辑真有才,除了那点正能量,其他的啥都没有,哦,还来个下回分解,乱七八糟的,这编辑就不怕报纸的读者抗议呀,然后不买你的报纸了。

事实证明二世是杞人忧天,结果今天报纸又火了。

星期一的《牛津邮报》报纸竟然又卖脱销了,这是四天之内的报纸第二次脱销,这下真的让《牛津邮报》真是嘴都笑歪了,无心插柳柳成荫!

究其报纸脱销原因,那是因为这个《牛津邮报》策划人员,策划水平很高。

第一个原因就是报纸这次宣传了正能量,让人看后心中暖暖的,还有就是报纸感谢了一大堆人。被感谢的人心里愉快,还有就是这次没有到现场的球迷观众也觉得十分不错,口头精神鼓励一下,不如买一张报纸,买张报纸也证明自己不是那么小气。

第二个原因就是先前关注到这场比赛的人,由于各种各样原因,没有去现场看球,也想看看发生了什么?果然买到报纸一瞧,不错,一场非正规的业余比赛竟然发生了如此多的花絮,那我下次也去看看。但是一个人去没有意思,于是就开始呼朋唤友起来,呵呵,听到消息,买报纸的人就多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人们的确被这个悬念打动了,从照片上看,这个明显不像欧洲人,是半边亚洲面孔,黑头发,还有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他踢球只踢了不到二个月,还能有什么噱头?天才?人们的好奇心被打动了,买张报纸,猎猎奇。

第四个原因那就是《牛津邮报》读者对象本来就是牛津当地读者群最广的报纸,拥有一大批忠实读者,结果许多平时不买邮报的人今天也买了,那么忠实读者怎么办,还要看,还要买呀。买不到,就打电话给《牛津邮报》,还发火道:“那你们就不能加印报纸呀?我买张邮报,都成习惯了,买不到,你们看着办!”

发泄对人身体是有好处的,二世就把自己的快乐通过足球训练来发泄出来。上午一大早,二世来到牛津大学人文学院的训练中心,开始一天的第二轮足球基础训练。

今天上午训练结束后,二世被邮报的大拿记者逮住了,美其名曰要做个专访。

《牛津邮报》总编大人看到一个500英镑赞助的临时足球队独家新闻报导,竟然让报纸脱销,还引来了读者买不到报纸的痛骂和威胁,你说总编大人能不高兴吗?

为了保持热点,持续这个势头,那么各类专访、花絮新闻那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要按照主题新闻模式来办。否则,后面新闻内容不搞硬扎点,读者是不买账的,那么这次刚刚炒作起来的热度事件很快就如同昙花一现,泯灭不见。

可是现在不是《牛津邮报》做个人专访就能做的,大卫的叔叔给大卫打电话,大卫硬着头皮没有答应,报社派人做专访可以,但是必须给钱才能让你们采访。

大卫狡辩说,当时口头上答应的是独家报道权,这个没有包含个人专访,这个虽然你也姓查理得兹,是我亲叔叔,但是你也不能以长辈压榨我。

查理得兹气得暴跳如雷,好在是打电话,大卫才没有挨打。

大拿记者电话告之总编大人,总编大人一听说要钱,只要2000英镑,那爽快的同意了。大拿记者从自己口袋掏出2000英镑先垫付给大卫,说这个是你们的球队个人专访赞助费用,要求牛津假日街头球队必须配合《牛津邮报》的各类采访,没有原则性问题不允许拒绝。

于是大拿记者开始采访照相。

二世肯定是这次《牛津邮报》的重点采访者,报纸读者还要知道后续呢?你连载时间也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否则又会引起众怒。

为了解开了亚裔、帽子戏法、最佳球员和接触足球才两个月的天才这个悬念,《牛津邮报》的大拿记者誓言当当得说:“为了我们报纸的公信力,我们肯定需要如实报道球员的真实情况,这里我们有录音设备进行录音,还有我们记录下来的采访稿件,还需要你签字,希望你能配合。”

二世如实的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也在记者的采访稿件上签了字,笑着表示这个都能作为法院的呈堂证供了。

大拿记者微笑的说了一句,我们报纸上报道需要在你的原话上进行艺术加工,但不偏离原意。

不过,二世没有注意大拿记者的话,还认为艺术加工是必要的,自己的话可以作为证词,但是不能作为报纸文章发表,只要不偏离原意,说明这个大拿记者的职业素养十分高尚。

接着,摄影记者又给二世拍了好几张明星照,让二世摆造型,拿道具,搞了好一会。

记者们兢兢业业的在球队采访了所有的人,包括教练贝克先生,但是贝克先生只是说了几句,没有过多理睬他们,也没有跟着他们去照相,去摆姿势折腾。

不过记者们的采访效率十分之高,竟然之花了2个小时就完成了这次专访,这个要不是照相摆姿势浪费时间,他们效率会更高。

记者们采访搞完了之后,收拾东西,然后说声拜拜,就施施然地会报社了。

2000英镑就买了两个小时,还是一个球队这么多人的专访,二世觉得报社亏大发了。这些记者们应该多采访,多记录一下素材,然后报道内容也能更充实点,不就能多充实点版面吗?自己的采访稿二世签字的时候就发现,寥寥无几的几十个字,这个折算成钱,那稿费就高了去了。

当然二世心思也没有在这个上面,开始认真的做起足球训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