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精讲精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

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 如何认识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都坚持重在建设,就是要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都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还要认识到两者各有侧重,特别要看到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则更清晰地揭示了这个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二是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符合大众化、通俗化要求,便于阐发、便于传播。三是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有利于更好地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是提高认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需求,又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同时还面向国际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基础

,也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持久动力。我们还深刻地认识到,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上武装青年大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职责所在,必须常抓不懈。

二是精心谋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核心任务。必须充分考虑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系统设计。我认为,应当注重把握好四个方面。第一,要注重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培育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和科研,大学人才培养工作要将价值观教育与这两项任务结合起来,避免成为“两张皮”。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思想启蒙和价值引领功能,引导学生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第二,要注重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选择更加自由、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必须主动占领社会实践这一育人的主阵地,积极组织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培育核心价值观,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抽象的教条和简单的说教。第三,要注重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氛围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潜移默化,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把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尊重教师、保障教师待遇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

三是完善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保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认识水平,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还要重视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切实解决评价软、问责缺、激励不足等问题。一要抓院系考核。以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为主线,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所工作成效评估标准与机制。二要抓学生评价。建议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将学生认识、态度、行为上的表现具体化,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客观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和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同时为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三要抓教学督导。完善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四要抓教师激励。充分激发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设立专门奖项,将理论上和实践上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成果作为评选内容,表彰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实践中卓有成效的优秀教师和院系。(董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