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辅导助学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深刻总结我们党90多年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由一系列环节所构成的普遍趋势,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各种现象之间必然的、普遍的和本质的联系,进一步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的,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三位一体”的概括,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种形态,即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这种概括,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一种运动,是工人阶级争取全人类解放的运动;同时,它还是一种制度,是一种崇高、美好、理想的社会制度。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科学完整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构成了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结构与功能的内在统一。“三位一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构成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个总”的新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总依据是确定总布局、总任务的前提条件。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必须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决抵制背离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急于求成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既不超前冒进,也不固步自封,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紧紧扭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地干下去。现阶段,要为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是根据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需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

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它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我们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略“五个基本”的格局。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全局和时代高度,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人民群众新期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主体地位、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等八个方面,回应了当前党内外、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八项基本要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正确指引。八项基本要求,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未来的科学把握,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长远的指导性,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内涵的科学回答。八项基本要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第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总体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的高度,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路径、目标,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

党的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包括“一条主线”、“两个坚持”、“三型政党”、“四自能力”、“五项建设”和“一个目标”。其中,“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四自能力”,指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方针原则。“五项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指明了党的建设的基本路径。“三型政党”、“一个目标”,指明了党的建设的目标。这个总体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牢牢把握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要求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取得的这些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经过了前几十年的酝酿、探索和准备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深化。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2月7日)

李慎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之路;是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之路;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奋力开拓、推动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求索之路;是以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为发展的立足点、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社会发展之路。从广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可以把以上表述称之为党的基本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的发展。在现阶段,社会主义道路在具体内容方面也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人起来负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四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坚持对外开放,扩大交流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但不直接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根本目的和完成祖国统一等问题上有着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阐述,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不断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正确理论。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和形成、改革开放时期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和优势;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宪法》总纲第一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之下,有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及体制等,是包括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相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总之,道路、理论、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

(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1月18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