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亡国局(1/3)

听了和尚这么说,夏先生依旧戒备。但是他天生是个,对各种事情都好奇的人。或许正是这个特点,让他带领的夏家,可以在众多的散盗里面脱颖而出。

夏先生问道:“明年?看起来不至于吧!这个朝廷虽然乱些,但是军队犹在。各级的衙门,也都在正常工作。怎么会说完就完的?就算你们兵强马壮,打下整个国家,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够成功的!”

那和尚笑道:“先生是明白人!但是,气数到了,纵然兵强马壮,哪怕有圣君临朝都是无用的。想想前朝的崇祯爷,你就能明白。我们没有一个兵丁,只有一群术士!我们要做的,就是坏这个鞑子政权的气数!”

夏先生是盗墓的人,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多少是有信仰的。遂问道:“圣僧方才说的那个大墓,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那和尚笑道:“这是自然!那个墓叫做九灵墓!其实,在顺治年间,就已经开始啦!当时是在国内的九个地方各造一处,以钉死整个大清的气脉。如果成了,恐怕不等到康熙亲政,大清就亡了!”

夏先生听了,倒吸一口凉气,问道:“那最终为什么失败?”

那和尚道:“出了叛徒!原本,皇帝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了!却奈何,有人向清廷告发。有几处养尸墓,被直接捣毁。剩下的即便修好,也连不成一气了。只得放弃了计划!”

夏先生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只是,你方才说,皇帝在你们的控制之下?”

那和尚笑道:“没错!论起来他还是我的师祖呢!我就是传承了,他的临济宗法脉。”

夏先生听了,想了半天,道:“哦!我明白了。你说的是劝顺治皇爷,出家的那个和尚!”

那和尚笑道:“不错,不错!正是行森法师!当年,他原本想引导皇帝只顾着修佛,不理朝政。这样,便能让大臣们将注意力,都放在劝皇帝顾

朝政上。给九灵墓的修建,提供时间!”

“却不想,索尼,苏克沙哈,鳌拜等一众大臣。并不怎么劝说皇帝,而是直接的料理起了朝政!这才坏了事!行森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度化顺治,也就是爱新觉罗福林,从此出家为僧。从这角度来说,行森也算是古今第一啦!”

却说一般的研究历史,都会把正史拿出来作为依据。野史的记载,用作参考。但顺治皇帝的结局,人们却一反常态。正史上说的,顺治皇帝生病驾崩,没有人相信。反而,野史上面的,爱新觉罗福临,接受行森和尚剃度。出家为僧,法名‘行痴’。这个说法成了主流!至今,大多数的学者,也是认为顺治出家,是真实的历史。

夏先生听了这个故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喃喃道:“我本西方一纳子,误入红尘帝王家!”传说这是顺治出家前,做后说的话!

夏先生与那和尚,都沉默了半晌。夏先生突然,笑道:“师父!我好像悟出你的天机了!”

那和尚道:“你说来听听!”

夏先生笑道:“你们想在全国的,九个风水大穴上。修建九个养尸墓,以此镇住大清的气脉。没有成功!你们的下一步战略,肯定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精力,建好一处,封住那个大穴,让大清亡国!”

和尚听了笑道:“施主果真是聪慧异常,那你觉得,我们会选在哪里呢?”

夏先生道:“在哪里?我说不准,但是肯定在大清的龙兴之地。肯定在关外的某个地方。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

和尚点了点头,笑道:“果真!果真!”

夏先生问道:“听大师的意思,那个陵寝已经完成?”

和尚笑道:“没错!今年冬天,关外就会出现异常!明年,大清就要完了!”

夏先生奇道:“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个钥匙呢?”

和尚忧心忡忡

的道:“这个九灵墓,因为聚集的力量太大。能毁了大清,但是也会给这个国家,带了灾难!所以,事成之后,需要有人前去关闭那里!不然的话,国家很容易出现问题的!”

和尚说道这里,又看了一眼夏先生:“原本我想自己保留,自己去关闭那里。但是一旦满清倒台,各方的势力,都会设法去统治这个国家!我知道这个墓的所有秘密,他们定然会来逼迫我的!故此我把这钥匙,分成几份,给不同的人。之后,再找个可靠的人,去完成关闭的任务!只能如此啦!我发誓,纵然有人,割截我的身体,我也不会透露你的任何信息!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和尚说完,跪在地上,扣头有声。道:“请先生务必答应老朽!”夏先生为人忠义,一见和尚如此。忙上前搀起那和尚,并答应了他说的事情。

而后过了两个多月,并没有任何人前来,说索要这个青铜碎片。夏先生便将此物,藏在家里,也就不理会了。

却说夏家,原本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几年的盗墓取财,加之夏先生经营有道,如今也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户。但夏家人知道,毕竟这一番富贵,不是正路子来的。如今虽然不会放弃,这来钱快的勾当。却依旧是低调的生活,甚至周围的邻居,都不知道夏家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眼下,夏家人有了本钱,也谋划一些正经的生意。因为盗墓并且分销明器,夏先生倒是结识了,全国各地不少的朋友。

而关外的盗匪,夏先生也认识不少。那个年月,好些关外寻常的东西。在关内,却是天价之物。‘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这是定理!

夏先生想要做正经的生意,首先便盯上了关外的物资。无论是山珍、皮货、药材,只要是倒进关内,便可有几倍的收益。但做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因为那时的关外,流寇遍布,盗匪横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