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许宁所言, 青鸟船队在第二日就抵达辽成郡。成箱的货物再次从三桅帆船上卸下,紧接着运往了齐王军的营地, 其中最多的便是水泥。这般沉重的水泥, 也只有水运才能这样快运来。随船到来的还有一批水泥匠人,负责现场配制水泥。许宁带领着军士,争分夺秒地用水泥修建营垒。

运来的货物里, 还有一批意想不到的物资,是三十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木桶, 用油纸密密地包裹着。

“随船运来火药桶三十枚, 每桶填塞十斤□□, 威力甚大,小心保存, 愿君早日结束战事,匡平乱世。”船队领头带来了宣瑾瑜的手信,信中如是说。

“□□?是何物事?”许宁听说后只觉得一头雾水。

裴佑却觉得肩膀上压着沉甸甸的担子。他当然知道□□是什么。他心里清楚,若将这火药投入到战场, 引起的将是划时代的变革,就犹如凡人盗取天火, 此后是福是祸, 难以预料。不过火药始终会发明出来, 也许现在用这些□□尽快结束战事,能牺牲更少吧。

在裴佑的吩咐下, 一场小型的试爆会立即展开。

军营外清出了一片空地,其间依距离列出十个木质人形靶, 然后绑缚了两头活羊, 裴佑带着人停留在三十丈开外, 传信兵上前点燃了长长引线, 策马离开和众人汇合。

齐王帐下军尉都在琢磨,这新式武器是何方神圣?看着灰头土脸的样子,也不如何厉害?还不如连弩威风。现在也没有任何动静啊?

就在这时,爆炸声轰然而起,尘土激扬,火光迸发,耳闻尽是雷霆一般的怒响!

众将倒抽一口凉气,这新式武器是装了雷霆在其中?怎的这般威力?等尘土泥沙和火光彻底散去,裴佑才带着人小心接近。

传信兵上前察看标靶,回来后一行礼:“报!两丈内标靶尽毁,三丈内标靶损伤严重,两只活耙彻底死去!”

众将面色凝重,这等武器,简直是闻所未闻!裴佑却不管他们心中所想,只说:“此物名为天火雷,你等且一起商讨如何运用于战场,今晚在我军帐中议事。”

众人应诺而去,只觉得战胜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研发非一日之功。一开始开采矿物之时,宣瑾瑜就犹豫着是否要用火药开山采矿,如此一来可以节省人力,可到底还是担心火药这种武器对时代的改变,她便压住了这个想法。可自从裴骏弑父登基,裴佑讨逆后,她便明白,自己不研制武器是没有意义的慈悲。为自保计,她也需要研制武器。

宣瑾瑜决心一下,南安大学已经成型的科研力量迅速运转起来。□□原料硝石、硫磺、木炭容易制备,火药最佳配比也在宣瑾瑜脑子里,无需反复实验,唯一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就是将火药制作成细微颗粒,以及制作引线,但有了宣瑾瑜提供的思路也不难。

眼下运送给裴佑的就是第一批□□成品。这些日子以来,虽说南安还算太平,可也涌入了许多难民,宣瑾瑜听说,南方也有将领起义勤王,新帝裴骏出兵镇压,南方数郡黎民哀嚎,白骨千里。她希望这批火药能让裴佑尽快赢下战局,结束这天下混乱局面。

不过南安大学的成品还并非仅有这些,最新研发出来的还有温度计。

不是玻璃温度计,而是金属温度计。只有金属才扛得住炉窑的高温。即使有宣瑾瑜从系统中抽出的技术图纸,制作这种精密仪器也依然耗费了许多功夫。先找巧匠用图把铅和金做成紧贴的两支金属杆,因这两种金属受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于是两支金属杆就各自扭曲产生出扭力来,金属杆再连着指针,随着扭力不同,指针便指向铁制表盘的不同角度。

如此一来,只还需要划分刻度,这热力该如何来分呢?南安大学诸位老师正在争吵不休,宣瑾瑜一锤定音,送来正确答案:事物有多热就叫温度,冰水混合物为零度,水蒸发则为百度,在表盘上取出零度和百度后,中间则按份划分。

金属温度计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小物件,却代表了目前南安县的最佳工艺水平。宣瑾瑜只头疼这东西造价有点高,现代制作金属温度计是用的便宜合金,以方便量产,不过此时哪有合金?最适合的两种金属片便是铅和黄金,连材料带手工,造一个金属温度计是真贵啊!

好在瓷器作坊对于此物是欢迎之至。测试温度,哎呀,这简直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没有之一!瓷工们直呼神物耶!

平日里瓷工烧瓷,最头疼就是测炉窑温度,也没个办法,每次烧瓷只能靠感觉,烧到什么火候能出什么瓷,全凭经验和运气。如今有了这金属温度计,瓷工们立马就开始测试起来,什么火候能出好瓷,什么火候又能出好釉色。

瓷器作坊掌柜斩钉截铁表态,甭管这金属温度计多少钱一个,我们先订上十个,知道这东西用了黄金来做,谁还使不起了?小看咱了不是。

得了大金主瓷器作坊的支持,南安大学金属温度计科研小组的诸位老师生员也扬眉吐气起来。无他,南安大学里大大小小有五十来个科研组,谁不希望自家的科研成果能拔个头筹,证明自身价值?远的就不说了,就说那罗南,一个做木头船的匠人,以前在南边都快饿死的货,最近自打做出那三桅帆船,连郡王都和颜悦色见了好几次!校长许由见着他也客客气气。

科研人员也有攀比心。

不过金属温度计用在瓷器烧制上只是意外之喜,宣瑾瑜要研发这金属温度计,却是为了石油分馏。自从南安成为西域贸易重镇,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都带着奇特的货物来此处交易。久而久之,南安主人宣瑾瑜的脾气也宣扬出去——听说诚郡王就爱搜集些奇怪的、没人见过的东西。

于是就有大月氏的商人带来了本地特产黑油,献给了南安县廷府,南安县廷府则照例一律转给郡王府。

宣瑾瑜一眼认出,这黑油不就是石油吗!

这可是好东西!宣瑾瑜大喜,让宋冬前去谈价,多多地采购黑油回来。宋冬虽不解其意,但还是依令购买——反正这玩意儿便宜,买买也不心疼,就是要建防火的库房来存,有点愁人。

就这样,成桶的黑油从大月氏运入了南安县,一直到金属温度计制成,才终于可以开始分馏。

首批分馏出来的产品是煤油。有了金属温度计,将石油分馏成煤油就变得十分容易,温度控制在两百度上下,便可以分馏出煤油来。至于分馏技术,在生产香水和面脂的南安县已经十分发达。

宣瑾瑜将家里的灯油换成了煤油。

春香好奇地看着新的油灯。精致的铜盏里,灯芯燃烧起亮光。“王爷,这光比平常亮!还没有黑烟!”春香兴奋地说,对着煤油灯瞅个不停。

“对,这煤油比起豆油、猪油都更耐烧不说,而且烧得干净,所以就没有黑烟。”宣瑾瑜笑着解释。

“那这样岂不是能剩下很多钱来?”春香不愧是王府的大丫鬟,心中自有成算:“府上每月光是点灯的油钱,就要花去不少呢!豆油不好烧,府上一直用的羊油,可贵!王府都是如此,府外的百姓能用起油灯的,就没有几家。”

“以后就不会如此了。”宣瑾瑜轻声说道。自从来到古代,她便觉得夜里极其不便,哪怕是用的羊油灯,灯光依旧微弱如豆,顶多照亮三尺。至于点灯夜读,那用不了多久便会患上眼疾,还有那燃灯的黑烟,也是呛人地很。

春香听闻宣瑾瑜此言,自是深信不疑,她对郡王爷有种盲目的信任,立马就开始想象起了即使在夜晚,也灯火通明的景象,不过她此生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因此怎么想也想不太出来。

宣瑾瑜想要的不仅仅是这种铜盏煤油灯。如果是这样铜碗里搁油,点上灯芯就烧的油灯,她又何必大费周章来制备煤油?还不如凑合用得了。

她想要的是制作出玻璃煤油灯。前世的时候,宣瑾瑜在看老电影时,就会看见主人公们提着煤油灯在夜里走路,那煤油灯制作精美,用玻璃做成葫芦形状的挡风罩,底座上还有控制灯芯长短进而调节亮度的开关,上面还安装有提手,既可摆放在桌上使用,也可提在手中赶路。

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自己才能用上这样的煤油灯?烧制玻璃,应该不算难事吧?宣瑾瑜想。毕竟现在有了蜂窝煤,要提高烧制温度比以前简单不少呢。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