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来济

某日,李承乾下朝之后,对左右近臣说道:“最近朕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朕在思考统治百姓的问题,可一直却不得其要领,诸公能否为朕解惑说明。”

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来济出列行礼回答道:“陛下!臣记得春秋时期,曾经齐桓公有一次出游,见到一位老人忍受饥饿和寒冷的折磨,于心不忍便命人赐给老人食物和衣物。”

“老人便对齐桓公说:老朽希望国君能够将食物赏赐给齐国所有饿肚子的人,将衣物赐给我,等齐桓公给他衣物后。”

“老人又对齐桓公说:希望国君能够把衣物赐给齐国百姓,这样大家就都不用惧怕寒冷。”

“齐桓公有些不悦,觉得这个老人在捉弄他,便说道:寡人府库有限,怎能所有的人都给?即便我想给也无能为力,实力它不允许寡人这么做。”

“老人笑道:这个有什么难的,只要国君肯做就一定能够做成,齐桓公急忙问道:寡人要怎么做才能像你说的那样?”

老人说道:君春天不妨碍农事,就有粮食;夏天不妨碍养蚕,就有衣服,由此来说,减省徭役,是统治百姓的好办法。”来济说道。

李承乾算是听出来了,来济是在含沙射影的告诉他要减轻民众负担,不要让民众的负担过重。

“那依爱卿所言,应该怎么办才好?”李承乾问道。

来济说道:“今年山东徭役,又征调了数万人,役使他人的话就会太过劳累,雇佣的话又太过浪费钱财。臣恳请陛下除了公家所需要外,其他的一律免除。”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民夫服徭役都义务干活,没有任何的报酬,因为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这样一来很容易使家里的农活没有人干。

“卿说的很对,那朕便下诏,从今往后,凡是不是公家需要的工程,不得再随意征召民夫。”李承乾道,他认同来济的说话。

征调这么多人服徭役,不仅劳民伤财,还容易导致农忙的时候,没有人种地,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大唐的安定。

“近日,礼宫方面上奏,说是要停了太祖、世祖的配祀,以高祖配昊天于圜丘,先帝配五帝于明堂,诸位爱卿以为朕是否应该答应。”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觉得这样十分的麻烦,反正都是祖先,一起供奉祭祀不就完了,何必要动来动去。

“启禀陛下!臣以为礼宫所奏之事,合情合礼,高祖乃陛下祖父,先帝乃陛下之父,按照礼制理应这样,完全没有毛病。”一名大臣出列行礼道。

“既然这样,那朕便准了礼宫那边的请奏。”李承乾道。

李承乾和众人又商议了一会国家大事,以及一些需要改变的地方,如怎么改变民生,让大唐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

此时,一名宦官跑了进来,行礼道:“启禀陛下!大唐以西传来密报。”

王泉急忙上前,接过密报转身返回将密报交给李承乾,宦官行礼退了出去。

李承乾急忙打开密报查看,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刚开始还以为,又是哪里有蛮夷犯上作乱了!

“陛下!密报上说了什么?”来济问道,其余大臣翘首以盼,等待李承乾的答复。

他和李承乾刚开始想的一样,还以为是哪里有发生叛乱,地方官府没有能力搞定,这才发来密信求援。

当看到李承乾舒展的眉头之后,他才发现是他们想错了!这应该是一份报喜的密报,只是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密报上说西潽蛮酋长杨栋附、显和蛮酋长王罗祁,郎、昆、梨、盘四州酋长王伽冲等人帅领部众愿意归顺大唐。”李承乾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唐国威所向,天下万邦来朝。”众大臣行礼道贺。

这对大唐来说无疑又是一件喜事。

道完喜后,大家又商议一阵后,这才起身离开。

……

九月,括州暴风,发生海啸,淹死了四千余家上万人口。

冬,十一月,生羌酋长浪我利波等人帅众内附,李承乾大为高兴,并以其地置柘、栱二州。

“参见陛下!”大内后花园内,薛仁贵、李绩行礼道。

“免礼!近来朕接到密报,百济和高句丽对新罗的进攻没有因为唐军加入而停止,反而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势,新罗怕是支持不了多久了!”

“很快新罗王金春秋便会再次派人来向大唐求援,我们和高句丽之间的战役怕是避免不了。”李承乾道。

“陛下不是已经派程铭振和苏定方一同出兵援助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哪里来的实力,与大唐和新罗的联军抗衡。”薛仁贵疑惑道,这怎么可能。

他曾经参加过讨伐高句丽的战役,对于高句丽的战斗力有一定的了解。

高句丽是半岛上三国实力最强的一个,新罗和百济的实力则不相上下,但是即便不如高句丽,双方的实力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这次大唐出兵联合新罗,与百济和高句丽作战,高句丽联军方面根本讨不到一点好处。

薛仁贵感觉到十分的惊讶!到底是因为什么,高句丽居然如此疯狂,即便拿下新罗,也必然是元气大伤。

这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薛仁贵想不通,高句丽的统治者难道是白痴吗?

居然做出这样疯狂的事情来,这简直就是把高句丽推向深渊,难道自从泉盖苏文死后,继任者真的是个白痴不成。

真要是这样的话,薛仁贵都想怂恿李承乾出兵灭了高句丽。

不仅薛仁贵这么想,李绩心里更是鄙夷,现在的高句丽当权者疯了不成。

旁边有大唐这样强大的王朝,还敢做出两败俱伤的事情,非要脑残的去死磕新罗。

这么愚蠢的人,他李绩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说,真是活了久了,什么都能听见。

人家既然给大唐创造消灭他的机会,不好好把握怎么能够对的住高句丽的努力。

不仅高句丽要灭,捎带的将新罗和百济一块收拾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