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主家可以随意,估下人的不能没一点规矩。

过年郑鹏摆了二桌,大厅里一桌,奴隶、护卫在厨房摆一桌,把饭菜备好后,他们一起到厨房里享用,等人都坐下后,小音很有眼色地给所有人倒上了酒。

倒好酒后,郑鹏看着还有点不知所措的小音,面带笑意地说:“小音,喝酒吧,你不喝,我们就没法动筷啊。”

元日要喝过年专用饮品: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

椒柏酒指椒酒和柏酒,把川椒和侧柏叶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

过年喝这两种酒有个规矩,不是地位最高的人先喝,而是年龄最小的人先喝,原因据说是“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小音感激地说:“是,少爷,奴婢这就喝。”

酒有点苦,可心很甜,小音喝完酒,一点也不觉得苦涩,相反,她觉得这是自己喝过最甘最醇的酒。

小音喝完,郑冰、郭子珪、兰朵、林薰儿等人依次喝完杯中的屠苏酒,最后喝酒的是阿军。

喝完酒,林薰儿转身端来一个盘:“先吃这个,吃完新的一年都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新端来菜叫“五辛盘”:盘子里放着五种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看着一片青青绿绿,辣气冲天,老人说吃“五辛盘”是为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

喝完屠苏酒,尝完五辛盘,郑鹏大手一挥:“好了,喜欢吃什么、喝什么自便,今天菜管饱酒管够,都不用本少爷客气,更不用替本少爷省。”

李白早就等到这话,闻言一手抄过一酝阿婆清酒,一边熟练拍开封泥,一边高兴地说:“就等着这句话,都不用劝,某今天一定要来一醉方休。”

市集上的酒,品质一般,李白最馋就是郑鹏的藏酒,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一个规律:郑鹏为人随和,但在吃食方面挑剔,也舍得花钱,不是好的根本不要,家里的藏酒,随便拎一酝都是上等的好酒。

倒完给自己,顺手给在场的男士最倒了一碗,拎着酒坛子对兰朵说:“郡主,要不要来一碗?”

兰朵摆摆说:“不喝这种酒,我们女生喝葡萄酒。”

自从听郑鹏说喝葡萄酒可以美颜后,兰朵就认准了葡萄酒,别的酒都不碰了。

“也好”李白也不勉强。

等所有人都有了酒后,李白举起酒碗,面带笑容地说:“在座的都不外人,客气的话不说了,今天是元正,太白敬在座的一杯,祝大家一年更比一年好。”

“干杯。”

众人一起站起,相互间碰了碰,然后一饮而尽。

碰完杯,李白一口气把碗中之物喝到肚子里,拎起酒坛子正准备倒酒,突然停下问道:“郑公子,你说酒管够,我能不能就着坛子喝,这样喝得更尽兴。”

郑鹏哈哈一笑:“喜欢就行,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够我去左教坊给你拿。”

李白闻言眼前一亮,高兴地说:“就冲这话,这幕僚就是没月钱也认了。”

说完,举起酒坛送到嘴边,一口气喝了一通,这才把酒坛子放下,用衣袖擦拭嘴角的酒水,一脸舒坦地说:“好酒,痛快。”

林薰儿关切地说:“李公子,空腹喝酒对身子不好,先吃菜。”

“有这等好酒,就是喝死也值”喝了小半坛子酒,李白的脸微微红了,兴致也高了起来,只见他娓娓而谈地说:“喝了酒,就能感应地上万物,天上宫阙,可以说身在凡尘,神游天外,太美妙了。”

郑鹏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不是吧,这也叫好酒?”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

这是唐朝文人描写喝酒的样子,所谓“绿蚁”,就是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酒面上漂浮的一层微绿酒渣,细小如蚁得名,大唐经济发达,酒文化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名的酒像郢州富水、乌程若下、河中桑落、袁州宜春、荥阳土窟春、富平石冻春、剑南烧春、河东乾和葡萄、岭南云溪博罗、宜城九酝、浔阳湓水、齐地鲁酒、郎官清、阿婆清等。

无论哪种酒,由于科技不够发达,工艺还不够完善,口感一般,酒的度数也不高,差不多就是后世啤酒的度数,这才有古人笔下“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气。

以郑鹏观察,市面多是绿酒,品质最高呈琥珀色的酒“黄酒”,郑鹏家里摆放着的,已经是品质最好的黄酒。

在大唐分辩酒的好坏,看颜色就行。

唐朝没有无菌化车间,酿酒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微生物混进酒里,在酝酿的过程中有了变化,酒出来以后呈现绿色,后世的“竹叶青”这个酒名就是从此来,市面上那些“绿蚁”“绿醅”,其实都说明制酒环境一般,操作不太经心,绿色的酒大都是便宜货。

如果生产者在制酒过程中比较注重保持酒曲和酒液的纯度,那么酒曲制出来是红色,而酒液则会呈黄色,最好的呈琥珀色,跟现代的“黄酒”已经比较接近了。

白居易有云:“世间好物黄醅酒”。

对郑鹏来说,李白说“喝死了也值”的好酒,其实不值一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白闻言眼前一亮,“啪”的一声放下酒坛,一脸期盼地说:“郑公子,你的意思是,你有更好的酒?”

对李白来说,没什么比好酒更吸引,当场就焦急地问起来。

第434章.434 个人崇拜

郑鹏一脸肯定地说:“有,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李白有些不解地说。

“简单”郑鹏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还在研究。”

唐朝的酒文化太丰富了,有名气的酒都有几十种之多,那些自酿的酒更是多不胜数,郑鹏总结了,大致分为两个原因:

一是粮食充盈。

大唐地大物博,四海升平加上风调雨顺,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从物价就可以看出来,现在是开元盛世,斗米不过大约在三文钱到五文钱之间浮动,大致丰粮区便宜一些,贫粮区价格高一些,粮食多到喂牲口,朝廷放开限制,放宽民间酿酒。

禁止酿酒多是战时或粮食欠缺的时候,现在粮食多到仓库都放不下,放宽管豁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粮食放久了会发霉,酿成酒只要封密得当,可以放几十年。

二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粮食是斗米五文钱,可酒的价格很高,斗酒一百、斗酒三百甚至斗酒十千都有,然而,把粮食酿成酒,自古有三斤粮食一斤酒的说法,到了科达发达、工艺完善的后世,2.2斤粮食就能酿出一斤65度的酒,如果换成像大唐那样的水酒,转化率更高。

有些地方,一斤粮食能酿出三斤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