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为难?”崔源冷笑地说:“老夫不是为难,而是刁难,差点让我博陵崔氏蒙羞,要不是姝儿坚持,早就把他打趴,哪里轮到他娶博陵崔氏的女子,不管怎样,他要娶姝儿,就得乖乖听话。”

一想起郑鹏为了破坏崔王联婚,故意抹黑二家,让博陵崔氏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天下士族的笑话,崔源就气得打不过一处来。

正在说话,管家仁安上前禀报:“郎君,张外郎上门拜记,老奴已把他请到大堂了。”

崔源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张九龄,说话得体,办事高效,郑鹏那小子算是找对人,嗯,就知他沉不住气。”

昨天跟张九龄提出要一份送给博陵崔氏的聘礼,才一天就有答复,说明郑鹏急了。

提要求的原因很简单,郑鹏差点让博陵崔氏蒙羞,现在不少族人还愤愤不平,崔源就让郑鹏给整个博陵崔氏一份礼物。

要是姝儿嫁过去,那就是一家人,作为家长,崔源不希望自己人之间有裂隙,于是提出这种要求,让郑鹏先跟族人搞好关系。

看似为难,实际是替郑鹏获取博陵崔氏的人脉资源铺平道路。

当然,这种话崔源肯定不会跟郑鹏解释,也不会跟外人诉说。

张九龄的面子很大,一盏茶才刚刚喝,崔源就出来了。

相互寒碜后,张九龄开门见山说:“知道崔御史公务繁忙,某也就不转弯抹角,这次登门拜访,主要是商议聘礼的事。”

“哦,张外郎有事不妨直说。”

张九龄笑着说:“听说博陵有一条陵河,贯穿博陵全境,宽约二十丈。”

“没错,张外郎提起陵河,不知是什么意思?”崔源有些疑惑地说。

不是谈聘礼的事吗,怎么谈起了陵河?

“陵河河宽水深,只靠一座木桥出入,每逢雨季来临就要重修,还有百姓因桥损坏的问题失足落水,不知可有此事?”张九龄继续问道。

“没错”崔源有些头痛地说:“木桥不够稳妥,石桥最好,然而寻遍天下擅长造桥的匠师,就是李春的后人和弟子也请过,可都说没把握,只能以木桥和渡船为主。”

李春是隋代造桥匠师,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建造安济桥(赵州桥),他主持建造的安济桥,不仅造形优美,还格外坚固耐用,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在当时创造了很多记录。

张九龄淡然一笑,开口说道:“如果飞腾给博陵造一座比石桥还坚固的大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害怕的桥,方便住在陵河边百姓出入,不知这份骋礼能不能让崔御史满意呢?”

“郑鹏还会筑桥?不会是木桥吧?”崔源有些吃惊地说。

“非也,是水泥桥。”

“什么,水泥桥?”

张九龄解释道:“飞腾说,崔御史见过水泥,就是用水泥修建一座比石桥还要坚固的大桥。”

说话间,张九龄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图纸,铺在桌面上,指着上面的图说:“崔御史,你看,这是飞腾设计的桥,当然,这桥还没有命名,他说命名的事交给崔御史。”

崔源一看,不由眼前一亮:图纸上,一座平桥,桥设四个桥墩,两边窄中间宽,方便中间可以过船,设计巧妙、美观,还很贴心在桥上画上栏杆,保护路过行人。

木桥不稳固,石桥没把握,要是用那个水泥做材质的话.....值得期待。

月末了,赏几票吧,嘿嘿~

第418章.418 郑冰遇险

张九龄走后,崔源把怀安叫进来:“吏部最近给郑鹏安排什么职务吗?”

对于郑鹏的消息,怀安一直有注意,闻言马上应道:“吏部准备安排郑将军到左右威卫任职。”

散职不等于无职,朝廷不会白给俸禄,哪里出现空缺就会安排,虽说有些散职等了几年还候不到空缺,不过郑鹏身份特殊,作为风头正劲的人物,不仅要安排工作,还要安排一个体面的好差事。

崔源摇摇头说:“不妥,要是去了左右威卫,怕是没时间再造桥。”

“是啊,小姐都等急了,不能再等下去。”

“不是姝儿的事”崔源一脸正色地强调:“是水泥,水泥,皇上要调查水泥对大唐的作用,现在有新的用途,这比做一名普通的左右威卫重要得多。”

要是水泥比石头更适合造桥,那对大唐的作用无异是巨大的,要知道大唐境内不知有多少河流,每逢雨季经常要断路,造成很多不便,要是水泥能解决这个问题,绝对是大唐之福。

古代有名的桥,大部分是出现在宋朝或宋朝以后,宋之前有名的桥,只有安济桥(赵州桥),事实上,造桥技术是在宋朝才有质的飞跃。

大唐只有一个李春,顶尖的能工巧匠就那么多,不是李春能造桥,别人也能跟着造,就像天下木匠那么多,但鲁班只有一个。

没有木匠敢说能跟祖师爷鲁班一较高低。

怀安有些为难地说:“郎君,吏部的事,我们也不好出面啊。”

“那就是找能出面的。”崔源说完,转身秘密进宫。

不到半个时辰,崔源已在御书房里拜见了李隆基:

“崔爱卿,找朕有什么事?”李隆基有些吃惊地问道。

平日崔源多是以密信的方式传递消息,这次崔源亲自进宫,说明有大事发生。

崔源献宝似的张九龄送来的图纸献宝地献上去:“陛下,你看看这张图纸。”

李隆基接过来一看,有些惊讶地说:“这是桥的设计图?嗯,有点新意。”

“陛下英明”崔源连忙说道:“老臣给郑鹏设了一个小难道,让他给博陵崔氏送一份礼物,就有了这座桥。”

看到李隆基脸上不解地表情,崔源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然后继续说:“陛下,这座桥的位置在陵河,这条河宽约二十丈,郑鹏说会用水泥修筑,不畏风雨洪水,这说明,水泥不仅用于房屋修筑,还能应用在桥梁,要是此桥能造成,并能投入使用,那绝对是大唐之幸,万民之福。”

李隆基又看了看手里的图纸,笑着说:“崔爱卿对这件挺上心,这么快以又有新发现。”

“陛下”崔源马上解释:“上次命老臣留意水泥,老臣一直不敢怠慢,一直在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次算是意外的发现,绝没有半点私心。”

李隆基知道崔源误会自己的话,马上安抚道:“朕知道爱卿一心为大唐,也相信爱卿没存私心,若不然,也会委以重任,只是感叹,郑鹏那小子就像石磨上的芝麻,不压是不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