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崔源很细心把“吃掉”的白子执在手中,突然一发力,只见一阵石子破碎的声音响起,手一松,白玉雕琢的棋子化作碎块石屑掉下:“儿啊,为父当年就是对你太纵容,以至你在外面吃尽苦头,还要白头人送黑头人,这次姝儿的婚事,绝不能重蹈覆辙。”

“少爷,你坐,小的再去催一下,看店家酸梅汤准备好没有。”官道旁一间简陋的小店内,黄三讨好地跟郑鹏说。

郑鹏挥挥手说:“去吧,另忘了给两位队正也点一份。”

“不敢,郑将军太客气,应是我们兄弟孝敬将军才是。”坐在另一张桌上身穿布甲、腰挎横刀的军人马上说道。

“就是,这一路光是跟着将军沾光,不合规矩。”另一位同样打扮军人也不好意思地说。

两名军人打扮的人,是出自左骁卫的刘火、季程,职位都是队正,左骁卫的洪镇被人利用,对郑鹏不利,罪魁祸首得到惩办,李隆基下令左骁卫派二人保护郑鹏河北道之行的安全,算是将功赎罪,左骁卫上将军范介山不敢怠慢,派左骁卫两名最精锐的队正充当郑鹏的临时护卫。

本想着郑鹏在左骁卫受了罪,路上日子不好过,上将军也再三告诫要忍让,都有做出气包的准备,没想过一路郑鹏好酒好菜奉上,住宿也必是上房,刘火和季程两人都有种受宠若惊地感觉。

郑鹏摆摆手说:“都是军中袍泽,婆婆妈妈的,我可瞧不起。”

这次名义是巡视,实则是去博陵把绿姝抢回去,厚着脸皮从李隆基处讨来的差事,算是公器私用,以后有用得着这两人的地方,对他们自然格外大方。

冤有头,债有主,这件事完全是洪镇为抱大腿作出违规的事,与这两人无关,郑鹏也没必要为难这二个小人物。

“是,是。”刘火和季程连连点头。

坐下后,阿军小声地说:“少爷,我们要不要加紧脚程?”

上路后,郑鹏好像不急着赶路,该吃吃,该休息时休息,跟从西域赶回长安时速度没得比。

难道少爷死心,不再在乎绿姝姑娘了?

郑鹏摇摇头说:”不必,就这速度就行。“

“可是,少爷,绿姝姑娘跟太原一个王俊的人订亲了,你就不急?”

“就是因为订亲了,急都没有”郑鹏叹了一口气,开始解释道:“婚期订在明年三月,现在八月,还有半年多,时间足够。”

说到这里,郑鹏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容:“这一次,不把这次婚礼搞砸、不把绿姝抢回、不狠狠抽崔源的脸,老子誓不为人。”

崔源的手段,郑鹏见识过,是一个控制狂,总以为是自己做得对,绿姝是他的亲孙女,还是失散多年的亲孙女,可他还是用最粗暴的手段把她押回家,然后用威胁利诱等方法逼她就范,简直就专制、可恶至极。

绿姝的软肋是自己,不用说,肯定是崔源以自己的安危威胁绿姝服从,至于横跨大半年才成亲,很有可能是绿姝拼命争取来的。

尽可能拖廷时间,让自己去营救。

“少爷,不能硬来”阿军很少看到郑鹏动怒,看到郑鹏冷若冰霜的脸,吓了一跳,连忙说:“这事就是皇上也不便出手,从中可以看出博陵崔氏的底蕴,再说崔源还是掌握不良人的不良将,就怕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贵乡第一次面对不良人,阿军可以说没有半点反抗之力,想起当晚惊魂一幕,现在还是心有余悸。

感谢:遗忘者火球、盛唐高歌必成神的打赏,感谢书友投的月票和推荐票~~

第342章.342 博陵崔氏

河北道,设于贞观元年,辖境在黄河之北,故名,东并海,南临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关、蓟门,(渝关即今山海关,蓟门即今居庸关),领怀、魏、博、相、卫、贝、邢、洺、恒、冀、深、赵、沧、德、定、易、幽、瀛、莫、平、妫、檀、蓟、营24州和安东都护府。

博陵位于定州,也就是河北道的管辖范围。

郑鹏的河北道督军使,只是一个掩饰和借口,进入河北道的管辖范围后,郑鹏在阿军、刘火和季程几个人的陪同下,走马观花看了几处军府的军备情况,然后调整目标,直奔博陵。

一进博陵地界,马上感觉不一样。

很多地方,像饭馆、酒楼,说的不是南北趣事,就是那些风流贵公子、夜敲寡妇门一类荤笑话,要不就是猜拳一类,到了博陵,听到的多是讨论诗书文章、家国天下等话题,处处洋溢着一股书卷气,就是茶馆的茶博士,也会很文雅地说“客从何处来”“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一类的话。

这就是一个地区的底蕴,最直观的,不是这个地区百姓的穿着打扮或是出行的工具或派头,而是他们身上那股气质。

大唐是天朝上国,普通百姓在蕃人面前,下意识昂首挺胸,有种发自骨子里的优越感,这种感觉郑鹏在博陵人身上也体现到,他们大都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自信。

能孕育一个名闻天下的氏族,从魏晋至今,人才辈出,这个地方的确可以称得上人杰地灵。

崔源是博陵崔氏三虎之一,是博陵地区的风流人物,郑鹏没费什么功夫就打听出来了。

人家就一句话:“崔御史的府第?你顺着这条街一直走,看到哪家装饰得最豪华、府门的门卫最多就准没错。”

郑鹏大手一挥:“我们走,去崔府。”

去的路上,刘火有些羡慕地说:“郑将军真是人缘广,和博陵崔氏也有关系。”

郑鹏不以为意地说:“博陵崔氏,七族五姓之一,天下望族,不过那是以前的事,神龙过后,不复昔日的辉煌,去拜访一下,也没什么吧?”

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标起着士族的崛、辉煌,直至科举取士的出现,士族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消亡,影响力也不复昔日的辉煌。

别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名门望族,在郑鹏眼里也就那么一回事。

到了后世,主席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一个不断没落的名门世家又算什么?

季程笑嘻嘻地说:“这可是博地崔氏,不一样,很多人就是连门都进不了,对了,郑将军此次是访友还是探亲?”

作为一名督军使,在执行任务其间,郑鹏巡查时走马观花,有时装装样子都欠奉,急匆匆跑到博陵找人,让人感到有点奇怪。

“非也”郑鹏轻描淡写地说:“听说博陵崔氏女一个个都长得花容月貌,就来看看能不能娶个回去。”

要娶五姓女?

在民间,娶五姓女是一处身份和能力的象征,能娶得五姓女,说明通过这些名门望族的考验,是有前途的人,很多士族、富商为了面上有光,用重金娶五姓女,也有一些没落的名门大族为了钱,把女儿嫁给这些人。

可是,绰号博陵崔氏三虎之一的崔源,岂是用钱能打动的。

刘火犹豫一下,然后小声说:“郑将军,就是想娶博陵崔氏的女子,博陵多的是,选择很多,没必要去崔御史的府第。”

“对,对”季程附和道:“郑将军,这婚姻大事,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这样贸贸然上门,怕有不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