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以王大树为代表的京兆府衙役,一个个好像面临大敌般,也顾不得拦截、劝阻,八个缩成一圈,把郑鹏、绿姝还有二名下人围在中心,以血肉之躯筑成一堵肉墙。

在长安当差的,无论大小,谁没点眼力劲?别看郑鹏处在风口浪尖,可他依然是大唐的重臣,要是郑鹏不幸受伤,在场的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面对群情汹涌的百姓,郑鹏一直作倾听状,?当听到要闹事百姓说出一桩桩强行征地的丑闻后,表面没说什么,心里冷笑不已,开始感叹李林甫沦陷之快。

刚开始时,李林甫还是凭着良心做事,特别是第一期,绝大部分的地,都是以合理的价钱购来,买卖双方都愉快,郑鹏不让他“白忙乎”,在征地款上加一成的辛苦费,尝到甜头后,原来还算公允的李林甫,吃相越来越难看了。

对百姓威逼利诱,就是不为难、只按市价出售都不行,要低价,不同意就上各种手段:加重徭役、官府各种为难、地方恶霸恫吓,就是几年前犯的一点小错也会遭到清算,要知李林甫是吏部侍郎,正好负责官员考核这一块,再加上又是出自李唐宗室,那些官员为了讨好他,办起事来格外卖力。

征地顺利的背后,是一段段不为人知的血泪史。

等众人说得差不多,情绪也稍稍平复了一点,郑鹏向一旁的代安打了一个眼色。

代安会意,举高双手,大声叫道:“静一静,静一静,我家少爷有话要说,都静一静。”

听到郑鹏回应,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人都静了一下来,大伙都想听听郑鹏怎么回复。

等众人都停下后,郑鹏大声说:“诸位乡亲父老,先不要急,大伙都是讲道理的人,大唐也有讲理的地方,万事好商量,你们人太多,一人说一句,我都不知听谁的?回答谁的,这样吧,你们推选二个代表,由代表来商量,你们看这样行吗?”

这番话说得合理合理,很多人也觉得太吵了,自己都听不清自己说什么,更不用说郑鹏,于是停下来,开始推选择代表。

相约闹事的人,不是亲戚就是乡里,彼此间都很熟悉,不一会就推选出二个人:一个白发苍苍的族老,还有一个带着书卷气的中年读书人。

“蒲州胡家村里正胡跃民,拜见将军。”

“蒲州永县县学教习廖升乔,拜见将军。”

郑鹏还是骑在马背上,闻言点点头说:“二位不必多礼,请起。”

代表不是随便能做的,要有名望、有地位,这两个人,一个算是“士”,一个算是“绅”,在百姓基层很有地位,也只有这种的人才能作为代表。

廖升乔站起来后,犹豫一下,有些心虚地说:“郑将军,某能不能提几个问题?”

有些时候,有理不在乎声高,但在乎地位,就算占了理,可面对云麾将军、冠军候郑鹏时,廖升乔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心虚。

主要是地位差距太大了。

“当然可以,廖教习有什么想问的,但问无妨。”郑鹏和颜悦色地说。

看到郑鹏出乎意料好说话,廖升乔的胆量大了不少,有些紧张地问道:“敢问一句,吏部侍郎李林甫,可是为郑将军做事?”

“做事?不算,算是合作吧”郑鹏很坦然地说:“因为一个赌约,李侍郎现在所收的地,都是为我收的。”

廖升乔对郑鹏行了一个礼,一脸正色地说:“郑将军修路补桥,这是在行大善,是好事,可将军行善,也要依法行事,若不然,好事变坏事,积善变失德,那可就不美了。

毕竟是读书人,说话说得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郑鹏假装有些不解地说:“好事变坏事?这事不能乱说,怎么能变坏事呢,廖教习,就不要抹弯抹角了。”

廖升乔刚想解释,一旁的胡跃民嫌他罗嗦,抢行接过话头:“将军,小老是里正,最清楚这件事的来胧去脉,就让小老说吧。”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磨磨蹭蹭的,半天也没进入主题,弄得胡跃民都有点急了,干脆抢过话头。

自己这一群人,可以说都是闲人,就是在这里唠叨一天也没事,而郑鹏有多种身份,事情很多,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没空了,得抓紧时间。

“胡里正不必拘礼,有什么就说什么,把话说开,有误会就说清误会,有矛盾就化解矛盾。”郑鹏面带微笑地说。

郑鹏的笑容有一种莫名的感染力,刚才内心慌得一匹的胡跃民顿时轻松多了,给郑鹏行了一个礼,然后就开始说这次在征地中遭受到的不公。

跟刚才郑鹏听到的差不多,李林甫用远低于市价的价钱收购,要不就是用坏地换好田,为了达到目的,勾结官府、收买市井儿各种威逼利诱,什么手段都用上,要是让他找到一个由头,更是把人往死里逼,让人不耻的是,为了达到目的,手都伸到县学里,有二名学子的家里不配合李林甫收地地,吩咐当地教谕找个由头把二名学生驱逐出县学,引起不少教习和先生的不满。

被驱逐的学生,其中有一名是廖升乔的得意弟子,这也是廖升乔跟着众人一起找地方讲理的原因。

别看胡里正年纪大了,发须俱白,但是中气十足,一连说了二刻多钟,历数李林甫的种种恶行,中间还不带休息。

说到最后,胡里正声泪俱下地说:“郑将军,为善是好,但也要注意影响,莫要美事变坏事,将军职高俸厚、家财万万,那点田地对将军来说九牛一毛,但对很多世代在田里刨食的百姓来说,那是命根,请将军发发善心,放过我们这些可怜的小老百姓。”

“请将军发发善心。”很多人一边说,一边跪了下去。

古代阶阶森严,老百姓信奉“生不入官门,死不进地狱”的金科玉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到官府闹事,然而被迫得无奈,只能硬着头发往前冲,即使面对“逼害”自己的人,也只能哀求,而不敢质问,更不敢动粗。

要知道,郑鹏不仅是大官,还是有爵位的大官。

“诸位请起,快快请起。”郑鹏一边说,一边从马上跳下来,亲自扶起跪在前面的百姓。

把人都扶起来,郑鹏也不上马了,让代安拿过一张下马凳,站在下马凳上,大声地说:“父老父亲们,胡里正和廖教习的话我都听了,在这里解释一下,当中肯定有误会。”

有误会?

一听到郑鹏的话,在场的一下子静了下来,不少人眼中都有了希冀的光芒:不管怎么说,郑将军的态度很好,没有下令驱赶围住的百姓,还耐下心倾听父老乡亲的声音,刚才还亲自扶起下跪的百姓,从这些表现来看,一向好口碑的郑将军肯定没有那么狠心绝情。

等众人再次静下来后,郑鹏大声说道:“关于修路的事,因为这件事没有公布,很多人议论纷纷,没错,那条路是我修的,诸位被收走的地,收到后,也是用作修路之用。”

自资修路,也不用公布什么资料,得到李隆基的首肯后,到工部报备的一下就开工,没有做告示,很多不明白真相的百姓天天猜测是谁这么大手笔,这是郑鹏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宣布是自己修的。

话音一落,现场响起一片惊讶声,他们也是第一次确这条路背的主人,还真是郑鹏。

没等众人发问,郑鹏继续大声说:“为什么说是误会呢,可能大伙不太清楚,李侍郎收来的地是用来修路没错,但李侍郎并不是我的下属,也没有听从我号令的义务,我们的关系只是合作的关系,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要做的事太多,抽不开身,而征地的琐事又太多,于是就找李侍郎合作,修路那些地,都是高价从李侍郎手里购得,一个售,一个买,仅此而己。”

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寂静,很多人面上都出现失望的神色。

本以为这事牵上郑鹏,以郑鹏的名声和品质,多少还众人一个公道,没想到这次征地跟郑鹏关系不大,郑鹏只是从李林甫手中购地。

等一下,刚才郑将军说了,从李林甫哪里高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