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邹远新自述 我的职场蜕变之路(1/3)

最初的职业梦想:进城过好日子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马良沟村,这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父母是种地的农民,父亲目不识丁,母亲能够识一些字,农闲时候靠编箩筐挣钱,养活我们兄妹三个。

我是家里的老大,20世纪60年代出生。6岁左右,我读了村里的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就要打猪草、煮饭。然而,小孩子不知生活艰难,仍然过得无忧无虑。

读初中的时候,学校离我家很远。每天早晨5点,天不亮我就要起床,走几公里路到学校,8点左右开始上课。

相信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多数都经历过起早走山路上学的阶段,每天中午吃从自己家带的米饭,没有米饭就饿着,我那时候经常饿肚子。

还记得,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读书的时候,我的回答是“当官发财”。当时,我根本不懂职业,我所知道最好的职业就是当大官,而且误以为当官就能发大财,过好日子。

而我之所以想升官发财,也是想要改变家里穷苦的现状。可是,由于家里太穷,弟弟妹妹也陆续读书了,父母就和我商量,准备让我停学。

那时候,我在班上的成绩还不错,在广汉城里工作的小姨得知我要辍学,就把我接到广汉继续读完了初中。之后的人生中,我碰到过很多像小姨一样的“贵人”,他们在我有危机时对我伸出援手,帮助我渡过难关。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才立志要做一个能够帮助他人的人。

在广汉的时候,我看到了火车、汽车等这些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交通工具,对于我来说,城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之前的观念是多么落后。

从此,进城的梦想就埋在了我的心里。

三次沉重打击,终于回归初心

初中读完后,我回到了遂宁东禅镇读高中。1987年,我高中毕业,原本满怀信心,觉得自己能考上大学,但却无奈落榜,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复读。

对我来说,高考失败是一个沉重打击,尤其损伤了年少的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没想到,高考失利只是打击的开始,接下来一连串的打击,让我不得不更加现实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高中毕业后,我的第一选择是入伍当兵,然而当一切准备好的时候,却因为体检问题没能成功。虽然失败了,但我也认识到,当兵不适合我,不是我发展的方向。

自从我初中去广汉生活过之后,心里就一直向往城市,想要再回城里。实际上,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觉得城里好,不知道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不知道那里能拥有更好的机遇,但我就是模糊地感觉城里比农村好,所以想去。于是,为了尽早实现这个梦想,我准备走捷径。虽然回到城里的目标很明确,但是我却没有任何计划,不知道该怎么做。家里在广汉市的亲戚知道了我的情况之后,也很热心地接应了我,长辈们期望我能找个城里的姑娘结婚生子,由此变成城里人。

去了广汉之后,我还没来得及找工作,亲戚就帮我介绍了几个姑娘相亲,但我的外形条件不好,又黑又瘦,还是个农民,姑娘们都没有看上我。

有一个姑娘本来答应和我相处,但她父亲的一番话刺痛了我脆弱的内心。这位父亲告诉我,和他女儿结婚后,我白天出门干活,晚上就住在他家里。

虽然他说得很隐晦,但我知道他是招我当上门女婿,替他们家干活。在他们眼里,我没本事没地位,只不过是一个劳动力罢了。

年轻时候的我,脾气非常犟,我想着,城里人既然这么看不起我,认为我没长相没钱,那我一定要破釜沉舟,做出一番大事业,让他们见识到我的才能。

于是,想要把自己“嫁”出去成为城里人的计划失败了,但我因此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一个人想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他人。

想明白之后,我决定回到老家,从底层做起。

从电视维修工做起,走出农村

在当地长辈们的指引下,我有三个工作可以选择,第一是打石头赚钱,第二是当风水师,第三是维修电视。

面对截然不同的三种工作,我很迷茫,不知道哪一行能挣钱,也不知道哪种工作适合我。不过,当时电视机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有电视机是一件很洋气的事情。而我想干一个洋气的工作。

刚开始,我交了300元学费,跟随村里一位师傅学了一阵子,但是师傅的技术能力有限,我只能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正在这个时候,乡长的儿子文明武回来了,他之前去成都电子科大(现为电子科技大学)上了培训班,回到东禅镇开了一家维修店。

我们俩年纪相仿,很谈得来,又都对维修感兴趣。而且我发现,文明武

学到的维修知识很管用,许多我师傅不会的,他都能轻松解决。很快,我们成了好朋友。

虽然文明武的维修技术过硬,但是他不懂怎么经营店铺,不懂营销推广。修理铺开了几个月,生意很一般。虽然我也不懂什么是营销,但是我平时对人热情积极,在做学徒期间,就积累了许多老顾客。

有一天,文明武很真诚地跟我说:“要不然你来我店里吧,我们合伙,你也不用给我入伙钱。我教你修电视,你负责揽生意就行。”既然好朋友发出了邀请,于是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首先,如果和文明武合伙,我们性格比较相投,遇到事情一般都能讨论解决。其次,我们都一致想把维修生意做好,有共同的目标,他懂技术,我善于营销,正好互补。

基于这两点,我接受了文明武的邀请,和他合伙创立了“新武电器维修部”,这成了当地第一家有名字的维修店。为了突出我们的实力,我还写上了我们的简历:毕业于东禅中学、在成都电子科大受过培训,等等。

除了打广告之外,我们专注于修炼内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那时候,一般的修理铺只会修黑白电视,但我们通过自学研究,能够维修彩色电视。从技术上来说,我们在当地就有了垄断优势。

由于技术强,我们的收费比其他维修店稍贵,但还是获得了客户们的信任。就这样,在我们的精心运营下,新武电器维修部迅速打开了市场,生意越来越好。每个月,我们凭修电视能挣500元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样的收入是很高的。

差一点,我就安于这样的生活了。此时,和一位乡领导的偶遇让我重拾进城的梦想。

有一天,一位乡领导来我们维修店修电视,走的时候把他的发言稿落在店里了。我上学时就喜欢写作,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出于好奇,我随手翻了一下稿件,发现上面有不少错别字,语句也有不通顺的地方。于是,我拿起笔就把错误的地方改了。

第二天,这位乡领导到店里来找稿子,我如实告诉他,稿子被我改过了。他看完之后,非常满意,赞许地对我说:“你的字写得很好,而且修改得也很正确,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好,去城里找一份更体面的工作,会更有出息的。”

听完他的话,我心里再次燃起对城市的热情。的确,如果我继续在镇上修电视,收入或许不错,但发展潜力有限,无法实现内心的远大抱负。每当我想到这辈子就只是个维修店老板的时候,我就感到不满足,想要闯**世界的心躁动不已。

不久后,我做了职业上的第二个重要决定,离开维修店,到城里去打工。带着家人的叮嘱,我再次进城。这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些积蓄,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职业技能上,我都充满了信心。

从搬运工到办公室主任的跨越

我清楚地记得,1991年,我经熟人介绍,到遂宁中川服装厂打起了零工,搬箱子、烫衣服,什么杂活都干。由于受到学历限制,我只能做勤杂工。

然而,就算做最简单的工作,我也遇到了难题,怎么也学不会熨烫衣服。人家一个月就学会了,我学了两个月都学不会,人家烫二十件,我烫十件,不知为什么一摸到那个熨斗就觉得无精打采的。车间主任认为我太笨了,就调我去当保安。

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赚钱养活自己,所以哪怕是做保安,我也从来没有半句怨言。至今我回忆起当年的生活,充满了感激。我认为,只有在特别艰苦的环境中奋斗过的人,对生活才会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从艰苦中走出来的人,懂得珍惜,更有坚持拼搏的决心。理想很重要,工作很重要,赚钱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会活着。一个人在绝境里仍然能够顽强地活着,还有什么能够打败他呢?

尽管我的第一目标是活下来,但是我没有停止思考未来。第一,我要留在城里,做真正的城里人。第二,我要在城里混个一官半职,绝对不能干一辈子保安。至于要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我当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多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很早之前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然而,离开了学校,我要怎么学习呢?学什么呢?难道还是学课本上的知识吗?

经过思考后,我认为课本知识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会做数学题不如研究下怎么把制衣厂的衣服熨烫得更平整,会写作文不如多看一些专业技能的书本。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在社会上讨生活的人,我应当关注这个社会每天都发生了什么事。

因此,我开始读书看报。厂里每天都有免费报纸可以看,别人在打牌的时候,我一定在看报。我看到报纸上有人发表的“豆腐块”,慢

慢地,也想试一试,就把厂里发生的新鲜事写下来,投到报社去。

有一次,省公司派人带着美国的供货商到遂宁中川服装厂参观,翻译临时生病无法工作,大家都急坏了。当时公司没几个懂英语的,我因为读过高中,比其他人好一点。于是,我担任了临时翻译的任务。

记得美国供货商问了我们三个问题:一是公司什么时候能够交货?二是为什么没有安排检验人员对最后一道工序进行检验?三是为什么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和他们对口接待?

对于他们的问题,我将领导的解释一一做了翻译,美国供货商十分满意。待客人走后,我第二天就趁热打铁写了一则美国供货商到遂宁中川服装厂参观的通讯送到报社去。

最终,报社用了我这个非专业记者的稿件,文章很快就登报了。通过这件事情,厂里的领导注意到了我的存在,了解后发现我还不错,有写作才能,人也勤奋认真。

不久后,厂里买入了英式缝纫机,附有英文说明书,工人们看不懂,连螺丝都不知道往哪里上。于是,我再次硬着头皮接受任务,把说明书翻译出来。其实,在接任务之前我心里没有底,但话已出口就不能收回。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字典,对照说明书上的内容一一翻译。熬了两三晚,将大的框架弄了出来。

就这样,领导对我更有印象了,对我的才能很是认可。一年后,我就被破格从基层勤杂工提升为办公室文员,负责写作简讯。

对于我来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升职,兴奋的同时,也有了更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岗位,我几乎把遂宁市新华书店关于办公室写作的书籍买了个遍,专门研究公文、各类报告的写作格式和手法。在工作中,我又反复使用书上的技巧,很快就能做好文员工作了。

此外,我还悄悄到教育学院报考了经营与文秘专业。三年后,我拿到了专科文凭,终于美梦成真,成了一名大学生。

这时候,我意识到,不是只有在学校里才能读书,只要我们有心,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有用的知识。这个认识,对我之后的学习生涯,影响很大。

攻破第一道学历关卡后,在工作第三年的时候,我实现了职场的第二次提升,被晋升为办公室主任,与此同时,我也顺利落户遂宁,成了一个城里人。

在工作中,我认识了更多领导层级的人物,他们就像我的人生导师一样,不断鼓励我帮助我,使我更加坚定地认为,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攀登更高的山峰。

一次次跳高,实现职业目标

在服装厂工作了五六年,我发现厂里的效益有下滑的趋势。此时,我并没有立即决定辞职,而是一边更认真地工作,一边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因为工作出差,我去往深圳培训学习,发现了新的机遇——房地产。当看到沿海地区的发展时,我的想法是,沿海的今天就是内地的明天或者后天。

1996年的时候,遂宁的房子才每平方米三四百元,但深圳已经每平方米上千元了,小区环境和物业管理也比较好。因此,我将目光投到了房地产领域,对该领域的宏观政策和遂宁当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了解。

随着服装厂状况越来越差,我也想过跳槽,但是我认为,老板提拔了我,栽培了我,如果我有所成就就马上离开,就对不起他。越是困难的时候,我越应该肩负起责任,怀着感恩的心,和老板一起坚持奋斗。

1998年前后,服装厂不幸倒闭。痛定思痛,我思考了服装厂倒闭的原因:一是缺乏周转资金,出现了资金断链;二是厂领导没有进行战略规划与部署。

同时,我也再次审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虽然服装厂倒闭后我“失业”了,但已经有多家企业主动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最终,我选择进入遂宁市天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房地产拆迁工作。

在天润公司的十年时间,我有了更大的成长,一路奋斗成了公司总经理。2008年,我跳槽到了双发集团有限公司,担任集团副总裁兼各分公司总经理职务。

2013年,我进入了荣兴元集团,一直工作至今,担任荣兴元集团常务副总裁兼融资理财公司总经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大都会管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近三十年来,对于每一份工作,我都用心对待,以不懂就学、学以致用的态度,克服一个个职业难关,创造了一片职场天地。如今,我深知,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不仅要做好一个职业企业家,而且一定要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发挥更大的价值。我相信,我会在职业道路上继续前进,不断提高自我幸福感的同时,还要为他人创造幸福,最终实现我的终极职业目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