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职场成功的三驾马车 信念、理性与情怀(1/3)

如果我们把高考比喻为千军万马借以达到成功彼岸的“独木桥”,那么,邹远新显然并非是这千军万马中的佼佼者,事实上,由于家境贫穷,他并未顺利通过这座“独木桥”,然而,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人人都得参与的一场“马拉松”,那么又有谁会否认邹远新是这场“马拉松”中的翘楚呢?

邹远新的人生轨迹以及所取得的各种成绩,各类报道可谓铺天盖地、精彩纷呈,在这里不赘述。有的人能“骐骥一跃”,有的人却长于“功在不舍”,显然,邹远新是属于后者,事实上,古今中外,总有那么一些智者可以在看似密不透风的既有制度框架内,通过自己的方式,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赢得生机和创造价值。邹远新的方式,在我看来,用最精练的三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信念、理性与情怀”。

信念

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是的,命运不会怜悯向它低头的人,邹远新并未向高考失利低头,他从一个修理工开始,最后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经理人,尝尽人间种种磨砺,在不断的蛰伏、忍耐、坚持、学习、思考中,翻越一个一个的高峰,芝麻开花节节高,究其深层的原因,就是信念,那种改变人生命运的理想,汇成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倔强地冲破一个又一个的藩篱而走向灿烂的光明。

有人会问,这一艰辛的过程到底是快乐还是痛苦,事实上,他常常面对数以百计的社会名流、高校学子、政府官员组成的听众群,如果你有机会成为聆听他的分享的其中一员,你可以看到他脸上洋溢的快乐,亦能如三月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那一份“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极富感染力,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是的,信念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人生若没有信念,与咸鱼没什么差别。

理性

个人的人生需要坚持,但如果仅

仅只有信念而忽视了人是社会中的一员,那么,个人的坚持往往会与周围的人冲撞,周围的人就会反过来掣肘个人的发展。邹远新的成功,需要前置一个定语,那就是:邹远新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成功。

我们虽然看到邹远新考取了14个职业(执业)资格证、从高考落榜到博士课程学习,涉猎了太多的知识门类,但是,他的人生一直都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基于人类社会形成的特定的规则、组织、文化与习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所学知识在工作中进行实践、运用、检验和升华。这整个过程,无疑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闭环”。在理性的高度上发掘人类社会运作规律的内在逻辑,并在人类社会分工体系中去训练职业和交际技能,应该是职场成功的“不二法门”。

如果说鸟儿飞翔并不意味着鸟儿懂得空气动力学,而且反之亦然,毕竟二者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然而,邹远新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贯通了这一充要条件,在理论与实践上架起了一座理性的“桥梁”。

这本《超级职场经济学》,虽然不如经院派著述那样专业与严密,但抛开学理层面的窠臼,那入情入理、娓娓道来的案例与感悟,如同一个个神话给人明示,其理性之光芒,照亮了无数踯躅于职场的青年人的心门。

情怀

人们通常认为,情怀意味着诗与远方,在我看来,邹远新的情怀与这样的浪漫有区别,他未将时间与金钱花费在地中海豪华游轮上,也没有花在夏威夷沙滩的阳光下,甚至就连商界朋友云集的高尔夫球场也几乎没有他的身影。

但是,他的身影却可能在北大的未名湖畔、清华的荷塘月色中、西财的图书馆;他的身影可能在给无数中小企业家传经送宝的讲台上、各大电视台的嘉宾席上、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车间里;他的身影可能在他捐资修建的家乡公路施工

工地、在贫困学生的捐助活动现场、在为下岗待业青年免费辅导的教室里。

在我看来,邹远新出生在一个极度贫穷和闭塞的农村,他的情怀,带着偏远山区泥土的芳香,有着农民双手老茧的质感。事实上,他虽然是个有名气的职业经理人,但还远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他一心想为那些与他有着相似背景的草根、身处迷茫中的青年人、贫穷的家乡父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他常说,“挣钱不容易,钱要用在刀刃上”,原来他所指的“刀刃”就是这些他心中的牵挂,难道,你能说这种质朴不是一种情怀?在忙碌的工作中,他总是挤出时间如饥似渴地追赶知识的前沿,有人问他:“你都取得那么多的证书和文凭了,还那么拼,为啥?”他总是淡淡回答道:“我的起点那么低都能做到,还有哪位年轻人说自己不行?”正所谓“出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原来芸芸众生中,也有立己达人的理想,难道你能说这不是一种情怀?

邹远新比我年龄大,机缘巧合,我却有幸成为他的老师。作为西南财经大学的一个大学教授,我在讲台上为一批一批对未知有着好奇心、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莘莘学子授课,也有机会聆听不少世界级经济学大师的报告,也曾在芝加哥大学、苏黎世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做过演讲,也给不少企业家做过培训。但是,与这位企业家的交往,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悟。多次交流沟通,他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实在和贴心,随着交往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邹远新的人生就像一本书,虽然并未公开发表,但徐徐展开、细细品味,每一页都如此引人入胜,甚至大巧若拙,极大地拓展了我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世界的认知。

读完这本书,如受到启迪,将是一大幸事,这也是我欣然提笔作序的主要原因。

雷震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