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丧的期限是“贤者俯从”。“俯从”就是不能够超过,也要服从这三年的限制。

因为一个贤者,孝心真切的人,他对父母报恩心特别重,思念哀戚的情特别深,如果不限制三年停止,他可能一生都会这么做,这样可能会让他的身体受不了。所以圣人制定这个节度,不能够超过三年,以防贤者、孝子哀心过切,损坏身体,这也有亏孝道。也就是不能太过分的用这种情执,要用理智来行孝,“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样才是真正、圆满的大孝。

邢昺《注疏》:“圣人虽以三年为文,其实二十五月而毕。”制定三年为期的丧礼,不是足足的三年三十六个月,而是二十五个月,头尾三年,就已经可以结束丧礼了。

有人会问,行孝三年,当官的要辞官回家,三年不出来为国家服务,所有社会上的人,工作人员都这样,父母去世,回去奔丧,一奔丧就三年,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不就都遭到损害了吗?难免会有人这样疑问,特别现在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社会的步伐非常的快速,争分夺秒的,三年又不工作又不贡献,是不是太落后了?是不是有点儿属于封建礼教的糟粕?这个问题,两千五百年以前,孔子有个叫宰我的弟子就问过了。宰我在言语方面是相当有成就的。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言语排在德行之后,换言之,在德行基础上才会建立好的言语,否则即使能说会道也不一定有益,所以德行是第一。

◎宰我请问夫子释疑

宰我在《论语》中问夫子:“三年之丧,期已久也?”宰我问三年的丧礼,是不是“期已久也”,时间太长久了?他后面还讲出一些道理,证明自己的提问是有根据的。因为东周末年的春秋时代,很多人都不守丧礼了。有的人还提出一年就够了,要三年这么久吗?宰我问的就是这个问题。他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很叹息的就是当时礼崩乐坏。如果三年守丧,“言不文、礼无容、服美不安”都不讲求这些礼节,不讲求乐,“闻乐不乐”,三年下来不就礼崩乐坏了吗?宰我很懂讲话,讲得也有他的道理。他拿孔子平时叹息的话来提问,不是担忧礼乐断掉吗?君子就该复兴礼乐,怎么能三年不讲求礼乐?下面又讲了另外一个理由:“旧谷既没,新谷既升”,这是讲到种粮食,旧的谷物已经尽了,“没”就是已经没有了,“新谷既升”,新的谷物已经长出来成熟了。一年一年都有新的谷物成熟,所以一年为期也就够了,这才是自然之道。

下面讲“钻燧改火”,这个是取火的时候,用钻木取火,有点像我们现在擦火柴,古时候没那么先进,要钻木取火。一年当中用的木有很多种,所以常常改换不同的木。春、夏、秋、冬用的木都不一样,性质不一样,所以用的材料常常改,叫改火。一年都要改好几次,所以奔丧这个礼是不是也应该改呢?“期可已矣”,“期”(读机),三年能不能改成一年,一年就终止,这也就足够了。他的提法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孔子怎么答复他?“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孔子问宰我,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你此时吃稻谷(稻米),夫子是山东鲁国人,北方稻米比较少,是珍贵的粮食;“衣夫锦”,穿锦衣美服。即在服丧三年中享受生活,吃的好,穿的好。“于女安乎”,你能心安吗?宰我“???,安”,宰我说我心安。夫子这时候就呵斥他:“女安,则为之!”你要是心安那你就去做吧!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真正的君子,守丧三年,“食旨不甘”,吃到美味都不觉得甘美;“闻乐不乐”,听到美好的音乐都不快乐;“居处不安”睡在自己原来的**都觉得心不安,要去守灵,所以不会去享受生活,“故不为也”。一个君子,父母不在了,自己很哀痛,有一点点享受心都不安,怎么能够“食夫稻,衣夫锦”的去享受呢?怎么能够心里还念着世间名闻利养、生活享乐、五欲六尘这些享受?君子不会这么做的。“今女安,则为之”,现在你觉得心安你就去做吧。“宰我出”,宰我就出去了。

“子曰,予之不仁也!”“予”,是宰我的名字,孔子对着大家批评宰我不仁不义,心中没有孝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心是仁的本,没有孝就没有仁了。为什么人会失掉孝心呢?社会的污染。宰我为什么这样问夫子?也是因为当时礼崩乐坏,大家都没有能够做到守丧三年。虽然夫子倡导、希望严格守礼,但是宰我也难免有疑问。既然大家都没这么做,我们还要墨守成规吗?这是受到社会污染,再加上五欲六尘享受的**,才会把孝心蒙蔽了,故而问出此话,招致孔子的严厉批评。

孔子接着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你出生三年之后,才能够脱离父母的怀抱。即从刚出生到三岁,父母都是天天抱着我们、护着我们,饿了给我们喂奶,晚上尿床马上给我们换被褥,白天陪伴我们成长,细心的照顾我们,吃的、用的、穿的,哪一样不是父母的恩赐!这是最辛苦的三年,之后会好一点儿,但还不止。孩子的身体没有那么脆弱了,父母虽然不再天天抱着,但是照顾的还是无微不至,一直到长大成人。古时候二十岁行冠礼,开始戴帽子,行了冠礼就表示成人。这时父母的心才放下来,然后还要继续想着,给孩子安排学业,请老师、找学校;读书完了,父母要操心找工作的事;工作之后,父母又要操心找对象的事,谈婚论嫁,父母仍然要操心;生儿育女了,自己的孙辈,还要继续看护。父母对我们一生的照顾,真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古人讲:“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父母活到一百岁了,儿子也八十岁了,一百岁的老母亲还在忧虑着八十岁的儿子。所以父母真的到死,对儿女的忧虑才停止,这种恩德无量无边,比山高比海深,报答不尽。所以夫子说:“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三年的丧礼、守孝,“天下之达丧也”。《礼记》的教诲,天下人都要共同遵守,从天子到平民老百姓都必须遵守丧礼,这是缅怀自己的父母,感念父母的恩德,三年是一种报答,为父母守丧至少三年。我们从出生到长大,三岁之内父母对我们是什么样的心?难道我们用三年来行丧礼、守丧,还算过吗?所以夫子讲:“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予”就是宰我,宰我对父母有三年之爱吗?他对父母的孝心、爱心,能持续三年吗?父母对我们的爱不止三年,是一辈子的。我们对父母呢?父母一走,这个爱能维持多久,能不能维持三年,有没有孝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圣人制定这个礼是要规范我们,让我们遵守,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不能听音乐、不能够享受生活,为什么会有这个形式?因为真正的孝子念念想着父母的恩德,他没心思去享受。所以孝是人之本,没有孝道,其仁德也不可能真实。

◎三年为制终竟有限

唐玄宗对“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还有一句注解:“夫孝子有终身之忧。”如果不给孝子一个三年的限制,他会终其一生都这样守孝。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忧虑父母时时念恩,终身不改,报恩的心很殷切,即终身之忧。“圣人以三年为制者,使人知有终竟之限也”。圣人周公制礼三年为期,是为了使孝子有个终尽、终结,有个期限。

三年之后心里依然是念着父母的恩,但是在形式上就要终止了。还是要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心中常念父母恩德,自己精进努力,立身行道,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真正做一位有德君子,做一个圣贤人,利益万民,让万民都能够享受到自己的贡献,这个贡献就是父母对万民的贡献。百姓念着你的恩,就等于念着你父母的恩一样,用这种方式来报答父母深恩。

四、棺椁衣衾举之为礼

经文:【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

这里是讲如何下葬,有一个葬礼。唐玄宗注解“棺、椁、衣、衾”,“周尸为棺,周棺为椁”。棺是棺材,棺材装尸体;棺材外面又有一层椁,椁装棺材,等于有两层,两层的棺木叫棺和椁。在入殓的时候也要“为之衣衾”,就是给父母穿衣服,“衣,谓敛衣”是指入殓的时候父母要穿的衣服,寿衣。“衾,被也”,父母除了穿寿衣,外面身上还要裹着被子,被服。这是一种礼节,也是对自己父母的一种恭敬,即隆重的、恭敬的为父母入殓、下葬。“举之”,举父母的身体,把父母的身体举起来。“举尸内于棺也”,举起来,然后入殓放置到棺材内,这些都要怀着一颗庄敬之心去做。

五、陈其簠簋以示哀戚

经文:【陈其簋而哀戚之。】

“陈”是陈放、陈列。唐玄宗注解“簠簋”,“祭器也”,是放祭品的器皿。一种叫簠,一种叫簋,簠簋这两种器具,都是用竹子编的,是一种很朴素的器具。盛放着祭品,供奉在父母的灵前。唐玄宗讲:“陈奠素器而不见亲,故哀戚也。”盛放着这些祭品,为父母来做祭奠。“素器”,很朴素的器具,装着祭品,但是只能够供奉在父母的灵前,灵前的照片,父母样貌依旧,而人子不能见亲,内心非常酸楚,难免哀痛哭泣,“故哀戚也”。所以这里讲到办丧事要懂得注重实质,不能够只搞形式,祭祀必定是朴素。簠簋都是用竹子编的器具,古来都是很朴素,不讲究排场,现在好像有一种错误观念,丧礼搞得排场很大,请很多人,浩浩****,敲锣打鼓,还放鞭炮请酒席,特别是高寿的老人家去世了,更当作大喜事,轰轰烈烈的大办一场,好像不这么做就不能显示出自己是个孝子。

◎生前无孝死后排场

2006年4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某地一位老母亲有五个儿子,兄弟五人有的是公务员,有的经商,有的是汽车专业户,都生活得不错。但他们对老母亲却是一点孝心都没有,谁都不愿奉养,互相推诿。最后他们商议,每人每月勉强拿出五块钱人民币,五五二十五,二十五块人民币供养他们的老母亲。二十五块钱一个月,吃什么呀?老母亲年纪大了,遭受这样的刺激,一气之下服毒自杀。结果这兄弟五人在母亲死了以后,就一起合计,大家都在看着,我们丧事要办的有排场,不能让别人说我们不孝顺。所以他们五个人约定,每人拿出五千块人民币,五五二万五,隆隆重重、轰轰烈烈的办一场丧事。大鱼大肉,请了很多人,在母亲灵堂吃饭。结果很多亲戚朋友,他们请都不来,唾弃这五兄弟,背地里骂他们,要真有这份孝心,你们的母亲就不会死了。所以活着不孝,死了乱叫。父母在生的时候,一点爱敬之心都没有,父母亡故后搞什么排场?如此对待生养自己的母亲,这是虚伪的心,欺世盗名,这哪是孝敬?这是大不孝!一点真诚都没有。这种心是显耀自己,还是自私自利,不是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