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母亲的培养教育,我的小学中学都非常顺利,成绩也非常好。小学毕业,是以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华南师大附中;中学成绩也很优秀,顺利考上了全国著名的高校中山大学,读国际贸易经济专业;上了大学以后,母亲就鼓励我要出国留学,要学好本事,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母亲对我讲:“我要做博士的妈妈。”

因为母亲的这个志向,所以大学期间一直在做准备。1995年,二十二岁,大学一毕业就很顺利地到美国留学,攻读硕士,接下来就是读博士。临行前,想到在孩童时代念的《游子吟》,这回真的自己要做游子了,就安慰母亲说:“妈妈,您好好地保重,等我七年。”当时,母亲已经跟父亲离异,我跟母亲相依为命,我走后,母亲就是一个人生活。但是为了成就儿子的未来,母亲愿意甘受寂寞。茂森也体会到母亲的用心良苦,所以跟母亲保证说:“您等我七年!”因为七年的时间可以把硕士和博士完成。在美国,一般来说,读一个硕士要两到三年,读一个博士要四到五年,正常情况下,七年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都拿下来。

在美国留学期间,因为时时刻刻都想到要报母亲的恩,实现母亲的志愿,所以读书也很用功,成绩都很优秀,一般都是全班第一名,在学校也拿到奖学金。没有奖学金就很难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奖学金对我帮助很大。我记得每个月奖学金能拿到八百美金,对一个留学生来讲,这算是不错了,可以把学习和生活维持得很好。记得当时为了省钱,生活也很勤俭。母亲曾教导我要学习范仲淹,范仲淹是“断齑划粥”,生活很简单,在书院里面读书,一天就煮一锅粥,冻成块,再切点咸菜沫,叫齑,撒在粥上,把粥分割成几块,每餐吃一块,这就是断齑划粥。我把八百块钱奖学金也来“断齑划粥”,分成三份:两百美金给母亲寄回家;一百美金寄给我父亲,虽然他又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但是我对他依然是孝敬;另外剩下的五百块钱再继续分,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学费,能够每个礼拜给母亲打一次长途电话,有时候要打一个多小时,长途电话费是我支付最多的开支。再省些钱,每年可以回家探望父母,作为路费、买机票。

所以当时就租最便宜的房子,冬天房子里冷,不开暖气,夏天热,也不开空调。为什么?舍不得,为了省钱。我留学的行李有限,只带了一条毛毯,棉被在美国的价格比中国高,也不舍得去买。冬天冷的时候,毛毯不够盖,就把所有的衣服都压上,甚至把书本都压上来。那时好多中国留学生一起住,我记得刚刚去的时候,有一位学长毕业了,他的高压锅用了好多年,已经不高压了,锅顶的重锤子都不见了,准备扔掉。我就跟他讲:“别丢掉,你就送给我吧。”我就拿着这个不高压的高压锅,做菜、做饭、煮汤,什么都用它,一用就是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