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念”与“民念”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楹联,乃是清康熙年间河南内乡一位名叫高以永的知县所撰。其语虽浅显直白,却饱含着古代官吏对为官之道、为政之德的独到见解。以古鉴今,其中的“官念”、“民念”的观点,给人以启发。

不少群众习惯把领导干部叫“官员”,但是如果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官,追求高人一等,这样的领导干部就有了“官念”。正所谓“只求做官,决不能为好官”,“官念”越重,则离百姓越远。有的干部总是嫌组织给他的平台不够高、舞台不够大,总觉得自己的官职太小,干不了事情。有的“干了两年就想动,三年不动就活动”,活动不了就不动,优哉游哉混日子。说到底,这些干部看到的是职位上权力的光环,而非责任的底色。

史载,高以永任内乡知县时,“广开垦,除匪盗,其有造于内乡者甚大”,离任之时,百姓争相挽留,为其立“德政”、“去思”二碑。这表明,即使只是县令,也当朝乾夕惕,也可大有作为。有部电影叫《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讲述的是国有企业一位普通工长,时刻以“干部”身份要求自己,在一件件小事中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古今一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一定要当大领导,也不一定要当主要领导,甚至不一定要当领导,党员干部的身份即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把这份责任尽到了,人生的价值就实现了。

从根本上来说,每一个领导职位,都是一个为民干事尽责的平台,职位越高,责任越大。而越有这样的认知,就越会祛“官念”、正“民念”。民是什么?我们常说百姓是干部的衣食父母,要把人民举过头顶,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记挂在心,说的都是干部要有正确的“民念”。心中以民为上、以民为重、以民为大、以民为先,又何来“官念”的位置?

有些干部所以“官念”重、“民念”轻,就在于没有看到自己所居职位的为民尽责本色、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百姓本色。有的衙门作风,让百姓“跑断腿”;有的言语傲慢,让百姓窝一肚子火;有的回避责任,让百姓有理无处说。还有的人“官升脾气长”,以为百姓可愚可欺。心中不以民为念、看不到自己的本色,最终必然会吞下“官念”膨胀的苦果。

我们的身边不乏一心为民的榜样。杨善洲下乡,总是脚穿茅草鞋、头戴竹叶帽,一身泥巴一身土,群众也不拿他当外人,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当同志们看到焦裕禄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一席褥子上有36个补丁时,都劝他换床新的。他却说:“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这些故事揭示一个朴素的道理,心中有百姓,不忘自己的本色,百姓就不拿他当官僚,也会永远记得他。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各级干部当有这样的抱负。“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各级干部更当有这样的情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