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民的“领导工具”

领导者是“工具”,这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命题。1945年5月,他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举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

“领导工具”是干什么的?即引导和带领群众并实现其愿望和根本利益。能不能为人民“自觉地当工具”,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践行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基本标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思自己是不是变成了官僚主义的“工具”,是不是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工具”,是不是变成了追求享乐、奢靡的“工具”。因为在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自以为了不得”的人、“不是自觉地作工具”的人,觉得自己非常“了不得”。比如,云南广南县一个乡的政法委书记,仅因其亲属被收了3元停车费,就带人殴打收费员。这岂不是把“领导工具”蜕变成“霸道工具”和“欺人工具”了吗?

“领导工具”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下基层、知实情,接地气、听民声,是“领导工具”的鲜明属性。如今,有些领导干部已经淡忘和抛弃了“领导工具”的作用,他们不“身入”

基层,更不“心入”群众。即使老百姓有事找上门来,他们或是颐指气使,或是心烦气躁,甚至暴跳如雷,对群众的诉求和困难不但无动于衷,还倍加责难。此种“领导工具”,败坏党的形象,动摇党的群众基础。

“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这说明群众的眼睛是亮的,是对领导者发自肺腑的选择。它不仅关系群众的利益,也关系老百姓的命运。在新疆泽普县古勒巴格乡,有一个人当了15年村主任,又干了5任村支书。他60岁时想退下来,可村民成群结队往乡里跑、往县里跑,说什么也不让他卸任。面对父老乡亲的真诚挽留,这位“领导工具”流泪了。他动情地说:“我这把骨头早就交给村里了,大家觉得还能用就用吧。”他再次全票当选为科克墩村支书。他叫刘国忠。

不能否认,当下许多群众对一些干部有微词、有责备,甚至有愤怒,而刘国忠凭什么让村民难以割舍?答案是:群众在实践中认准了刘国忠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希望。在科克墩村,只有刘国忠一家是汉族,其余60多户都是维吾尔族。这位8岁随父母来到戈壁滩的汉子,在这里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当年同来拓荒的汉族兄弟如今都回了内地,只有他送走了爹娘和怀孕的妻子,硬着心肠留下来。从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拓荒到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展

,他这个小小的“领导工具”赢得了维吾尔族兄弟姐妹的信任和爱戴。“他的心,被村里的信任拿走了,再也回不到家人的身边。”这是一位记者对刘国忠的感慨。这种感慨,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人民群众认可和拥护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领导工具”。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恒的主题。把“领导工具”作为实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抓手,需要领导干部经常清扫“工具”上的灰尘,经常校正“工具”的方向,经常珍惜“工具”的价值,经常呵护“工具”的荣誉。这也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洗洗澡、治治病的一个重要内容。

列宁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而群众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更加考验“领导工具”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智慧。冷漠和怒向群众,不是“领导工具”的管理智慧;强征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是“领导工具”的服务能力。这样的领导干部,必须立即改变立场、改变作风。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

“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的谆谆教诲,为领导干部做一个什么样的“领导工具”指明了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