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当 三国演义 传到东吴

《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需要多说,它跟《道德经》齐名,是中国古代最最经典的著作,甚至没有之一。

儒学的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是儒家后人,还是儒家倒台之后,那全民识字的现代人,都不得不承认,《论语》里的道理非常高深。那“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都特别经典。

儒家的变质,只是后世人没有学到孔子的思想,孔子本人,可绝对不是腐儒。

事实上,孔子是圣人,公认的圣人!

“赚大发了,一部《十万》积分,把这三国世界的其它东西全学了,也用不完啊!”杨浩满怀激动的,把那本《论语》放到了思想哲学类书架,最显眼的特级书籍区域。

是的,是哲学,而非文学。

文学只能说是一种艺术,有价值,却大都没有什么实用性,可《论语》却非常实用。

如果能把里面的道理都读懂,并做到“知行合一”,那真的可以让一个人里里外外升华,到达常人所不能触及的境界。

总而言之,单纯得到这《论语》的原本,杨浩来这三国世界,就已经不虚此行。

“这是好东西,孟德,要是类似的书多来几本,我可以把原子弹的全套技术都给你,包括基础工业。”杨浩心里头欢喜,跟曹操说道。

闻言,曹操立刻黑了脸,道:“圣人手书,原本经典?”

杨浩点头。

“吾搞不到。”曹操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说:“古往今来一共才几位圣人?能搞到一本《孔子》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其它圣人可没有衍圣公这么完整的传承,经典原本早就遗失了!”

能够用书籍兑换杨浩的藏书,他曹操怎么可能不搜集?

然而,汉朝独尊儒术,导致诸子百家的传承大都断绝,没断绝的也已经归隐,根本难以寻找其根源。

他找了那么长时间,也不过就找到了一些抄录的兵家典籍而已,还保存得不怎么好,没法用来兑换藏书。因此,在几番搜索无果后,他放弃了。

“也罢,是我太贪心了。”杨浩道。

其实他也知道,圣人手书这种东西,只能碰运气,根本强求不得。

三国毕竟不是大秦,不是春秋战国,隔着那么多年,典籍就算传承下来,也基本上都不是原本,能得到一本《孔子》真的已经是撞了大运。

“不,先生您只是爱书心切,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叫贪呢?”曹操说。

这马屁拍得,让杨浩一瞬间,都感觉他看过《孔乙己》。

不对,是真的看过,这货兑换过《鲁迅全集》。

“对了,叫司马懿来一趟,我对他的隐忍之道很感兴趣,有空白书一本,想要他为我填写著作。”杨浩说。

“小事,小事。”曹操点了下头,说:“不过,他外出公干了,得过几日才能回来,还请先生稍作等待。不怕给先生露底,司马懿去公干的事情,可跟先生有关呢!”

闻言,杨浩好奇道:“什么跟我有关的事情?”

“暂时保密。”曹操大笑道。

接着,他将自己的书装车,带领着手下离开了书馆。

而杨浩,则花费积分,学习起了那些自己想要学,之前却没有足够积分学的东西。例如《东南角蜡烛的一百零八种点法》,配套玄学法术,不用积分还真不容易学会。

摸金符也差不多,功效分为好几档,最好的那种,不倒斗也能当护身符用的,也得施展法术去炼制。

之前他还愁没有积分,而现在,十万的积分,就算连谋略和诗集都学了,也用不完。

天,很快黑了下去。

晚间,一个谋士打扮的中年人,推门走进了书馆。

当然,是因为门半开着,他才能进来。

那个人好似做贼一样,东张西望十分警惕,但脸上的从容与镇定,却一点都不像贼人。那也确实不是个贼人,在确定书馆里只有杨浩一人时,他恭敬的上前行了一礼。

“鲁肃,鲁子敬,见过先生。”来人说到。

“鲁肃?你怎么跑这里来了?”杨浩一愣。